摘要 | 第1-4页 |
ABSTRACT | 第4-6页 |
目录 | 第6-9页 |
导论 | 第9-18页 |
(一) 问题提出 | 第9-11页 |
1. 教育研究走向教育政策研究已成一种趋势 | 第9-10页 |
2. 教育政策研究走向教育政策绩效研究 | 第10-11页 |
(二) 研究的价值 | 第11-12页 |
1. 理论价值 | 第11-12页 |
2. 实践价值 | 第12页 |
(三) 核心概念 | 第12-14页 |
1. 教育政策 | 第12-13页 |
2. 政策绩效 | 第13-14页 |
3. 指标体系 | 第14页 |
(四) 研究内容 | 第14-15页 |
(五) 研究方法 | 第15-18页 |
1. 文献法 | 第15-16页 |
2. 德尔菲法 | 第16-17页 |
3. 指标建构法 | 第17-18页 |
一、文献综述 | 第18-28页 |
(一) 文献趋势分析 | 第18-21页 |
1. 教育政策的文献趋势分析 | 第18-19页 |
2. 教育政策绩效评价文献趋势分析 | 第19-21页 |
(二) 文献内容分类综述 | 第21-28页 |
1. 教育政策研究内容的分类 | 第21-23页 |
2. 教育政策绩效指标体系内容的分类 | 第23-25页 |
3. 教育政策指标构建的原则 | 第25-26页 |
4. 教育政策评价标准的研究 | 第26页 |
5. 教育政策指标体系的构建方法 | 第26-28页 |
二、教育政策绩效评价的指标体系建立过程 | 第28-41页 |
(一) 教育政策绩效体系的理论基础 | 第28-34页 |
1. 教育政策绩效相关理论 | 第28-32页 |
2. 指标与指标体系相关理论 | 第32-34页 |
(二) 教育政策绩效评价相关理论 | 第34-36页 |
1. 教育政策绩效评价体系 | 第34-35页 |
2. 教育政策绩效评价体系的评价标准 | 第35-36页 |
(三) 教育政策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的架构 | 第36-41页 |
1. 教育政策绩效指标体系建构的原则 | 第37-38页 |
2. 教育政策评估指标的维度分析 | 第38页 |
3. 教育政策评价指标体系的架构过程 | 第38-41页 |
三、教育政策绩效指标来源及分析 | 第41-56页 |
(一) 一级指标效率“投入-产出” | 第41-47页 |
1. 二级指标“投入”下的新旧政策交替时的成本 | 第41-43页 |
2. 二级指标“投入”下的教育政策政策制定期成本 | 第43页 |
3. 二级指标“投入”下的教育政策执行期的成本 | 第43-44页 |
4. 二级指标“产出”下的教育质量 | 第44-45页 |
5. 二级指标“产出”下的教育规模 | 第45-46页 |
6. 二级指标“产出”下的教育投入对社会正面的贡献 | 第46-47页 |
(二) 一级指标“效能” | 第47-50页 |
1. 二级指标“教育政策目标的内在达成度” | 第48-49页 |
2. 二级指标“教育政策目标的外在的达成度” | 第49-50页 |
(三) 一级指标“满意度” | 第50-56页 |
1. 二级指标“教育政策制定者” | 第51-52页 |
2. 二级指标“教育政策执行者” | 第52-53页 |
3. 二级指标“教育政策的受益者” | 第53-56页 |
四、教育政策绩效评价指标的现实功能和价值取向 | 第56-60页 |
(一) 教育政策评价指标的现实功能 | 第56-58页 |
1. 检验教育政策执行的效果 | 第56页 |
2. 指引未来教育政策走向 | 第56-57页 |
3. 明确教育政策各方的责任 | 第57页 |
4. 推进民主参与 | 第57页 |
5. 优化教育资源配置 | 第57-58页 |
(二) 教育政策绩效评估指标的价值取向 | 第58-60页 |
1. 体现教育的公平性 | 第58页 |
2. 体现人本性与民主性 | 第58-59页 |
3. 兼顾成本与效益 | 第59-60页 |
结语 | 第60-61页 |
参考文献 | 第61-63页 |
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主要科研成果 | 第63-64页 |
致谢 | 第64-65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