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文摘要 | 第1-4页 |
Abstract | 第4-6页 |
绪论 | 第6-8页 |
一、课题研究目的及意义 | 第6页 |
二、本课题研究现状及本选题的研究价值 | 第6-7页 |
三、关于《衡曲麈谭》的版本 | 第7-8页 |
第一章 《衡曲麈谭》音乐美学思想产生的历史背景 | 第8-12页 |
第一节 晚明时期的社会状况 | 第8-10页 |
一、政治经济背景 | 第8页 |
二、思想原因 | 第8-10页 |
三、民俗文学的繁荣 | 第10页 |
第二节 明代散曲的发展 | 第10-12页 |
第二章 《衡曲麈谭》音乐审美主旨 | 第12-19页 |
第一节 以“情”为主导的音乐美学思想 | 第12-14页 |
一、人性之情 | 第12-13页 |
二、个性之情 | 第13-14页 |
第二节 贵真 | 第14-16页 |
一、真情流露 | 第15页 |
二、返璞归真 | 第15-16页 |
第三节 以自然为美 | 第16-17页 |
第四节 以曲言情的功用 | 第17-19页 |
第三章 《衡曲麈谭》音乐美学思想的历史进步性与局限性 | 第19-25页 |
第一节《衡曲麈谭》音乐美学思想的历史进步性 | 第19-23页 |
一、情与理的调整 | 第19-20页 |
二、文人主体意识的觉醒 | 第20-21页 |
三、雅俗审美观的转变 | 第21-23页 |
第二节 《衡曲麈谭》音乐美学思想的历史局限性 | 第23-25页 |
结语 | 第25-26页 |
引用文献 | 第26-27页 |
参考文献 | 第27-28页 |
一、著作 | 第27页 |
二、期刊 | 第27-28页 |
致谢 | 第28-29页 |
作者简介 | 第29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