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1-4页 |
Abstract | 第4-6页 |
目录 | 第6-9页 |
第一章 绪论 | 第9-20页 |
第一节 研究对象、研究目的及意义 | 第9-11页 |
一、研究对象及目的 | 第10-11页 |
二、选题意义 | 第11页 |
第二节 满蒙书面语词汇比较研究概况 | 第11-17页 |
一、国外研究概况 | 第12-13页 |
二、国内研究概况 | 第13-16页 |
三、存在的问题 | 第16-17页 |
第三节 本文采用的理论与方法 | 第17-18页 |
一、思路与观点 | 第17-18页 |
二、理论与方法 | 第18页 |
第四节 材料来源与有关说明 | 第18-20页 |
一、材料来源 | 第18-19页 |
二、有关说明 | 第19-20页 |
第二章 满蒙书面语借词研究 | 第20-43页 |
第一节 满族和蒙古族的历史接触 | 第20-22页 |
第二节 借词与同源词 | 第22-24页 |
第三节 蒙古语中的满语借词 | 第24-32页 |
第四节 满语中的蒙古语借词 | 第32-37页 |
第五节 满蒙书面语共有借词 | 第37-43页 |
一、汉语借词 | 第37-41页 |
二、印欧语系借词 | 第41-43页 |
第三章 满蒙书面语同源词研究 | 第43-87页 |
第一节 种族名称 | 第43-50页 |
一、北方民族早期狩猎经济 | 第43-45页 |
二、gioro(觉罗)与monggol(蒙古) | 第45-48页 |
三、氏族名称与经济生活 | 第48-50页 |
第二节 方位词 | 第50-65页 |
一、方位词的文化内涵 | 第50-52页 |
二、满蒙书面语方位词比较 | 第52-62页 |
三、一些特殊现象的解释 | 第62-65页 |
第三节 颜色词 | 第65-71页 |
第四节 身体部位名称 | 第71-80页 |
一、例词分析比较 | 第72-79页 |
二、音、义对应特点 | 第79-80页 |
第五节 禽畜名称 | 第80-87页 |
一、马的名称 | 第80-85页 |
二、其它禽畜名称 | 第85-87页 |
第四章 满蒙书面语语音对应研究 | 第87-102页 |
第一节 辅音对应 | 第87-97页 |
一、满蒙书面语词首 0(零)辅音与其它辅音的对应 | 第87-89页 |
二、满蒙书面语辅音t、d与辅音c((c|ˇ)、j(j)的交叉对应 | 第89-92页 |
三、蒙古语辅音(c|ˇ)与满语辅音(s|ˇ)、s的对应 | 第92-94页 |
四、蒙古语辅音b与满语辅音f的对应 | 第94-95页 |
五、蒙古语辅音-h-、-g-与满语-ngg-的对应 | 第95页 |
六、其它对应 | 第95-97页 |
第二节 语音、音节脱落 | 第97-102页 |
一、辅音脱落 | 第97-98页 |
二、元音脱落 | 第98-99页 |
三、音节脱落 | 第99-100页 |
四、语音换位 | 第100页 |
五、构词差别 | 第100-102页 |
第五章 结论 | 第102-104页 |
参考文献 | 第104-108页 |
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目录 | 第108-109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