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语言、文字论文--常用外国语论文--俄语论文

俄语反义词研究

中文摘要第1-3页
РЕЗЮМЕ第3-6页
绪论第6-9页
 一、课题的理论意义与实践价值第6-7页
 二、课题的研究对象及任务第7页
 三、课题的新意第7-8页
 四、论文的结构第8-9页
第一章 反义概念的理论阐释第9-30页
 第一节 对立关系第9-11页
  一、逻辑中的对立关系第9-10页
  二、语言中的词汇对立关系第10-11页
 第二节 反义关系第11-14页
  一、反义关系与反义词第11-12页
  二、反义关系是词汇聚合关系的表现形式第12-14页
 第三节 对立和反义之间的关系第14-17页
  一、对立关系是反义关系的逻辑基础第14-16页
  二、反义词是交叉对立和包孕对立的聚合体第16-17页
 第四节 反义词的理论阐释第17-30页
  一、反义词研究历史综述第17-19页
  二、反义词的概念界定第19-20页
  三、反义词的形成条件第20-25页
  四、反义词的分类问题第25-30页
第二章 反义词的结构类型第30-40页
 第一节 异根反义词第30-32页
 第二节 同根反义词第32-40页
  一、同根反义词的构成第35-37页
  二、同根反义现象的历史成因第37-40页
第三章 反义词的语义对立类型第40-47页
 第一节 完全反义词的词汇─语义对立第40-43页
 第二节 准反义词的词汇─语义对立第43-47页
第四章 反义词的变体第47-56页
 第一节 反训词是反义词的变体第47-48页
 第二节 反训词的构成第48-52页
  一、施受关系的变化构成反训词第48-49页
  二、构词词素的对立义位构成反训词第49-50页
  三、词的感情色彩对比差异构成反训词第50-51页
  四、其它方式构成的反训词第51-52页
 第三节 产生反训词的原因第52-56页
  一、产生反训词的根源第52-53页
  二、不同语境的变化产生反训词第53-54页
  三、在获取结果方面动作目标不一产生反训词第54-56页
结论第56-57页
参考文献第57-63页
致谢第63-64页

论文共64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深部岩体多场耦合分析及地下空间开挖卸荷研究
下一篇:缺氧条件下大鼠肺动脉平滑肌细胞中活性氧对缺氧诱导因子-1α和细胞增殖作用的研究