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一章 独立董事概述 | 第1-11页 |
一、独立董事制度的界定 | 第9页 |
二、独立董事的产生和发展历程——美、英独立董事制度的产生与发展 | 第9-11页 |
第二章 独立董事的作用及我国引入独立董事的具体原因 | 第11-16页 |
一、独立董事的作用 | 第11-12页 |
二、我国引入独立董事制度的原因 | 第12-16页 |
(一) 我国上市公司中存在的两个重大问题 | 第12-13页 |
(二) 内部人控制、大股东侵害中小股东利益等问题产生原因 | 第13-14页 |
(三) 设立独立董事制度的原因 | 第14-16页 |
第三章 独立董事制度对我国上市公司作用的实证分析 | 第16-22页 |
一、上市公司违规行为分析 | 第17页 |
二、上市公司业绩分析 | 第17-20页 |
(一) 每股收益的纵向比较 | 第18页 |
(二) 关于独立董事制度与公司绩效关系的回归分析 | 第18-20页 |
三、结论 | 第20-22页 |
第四章 中国独立董事制度实施中存在的问题 | 第22-31页 |
一、独立董事在独立性上存在问题 | 第22-25页 |
(一) 在独立董事产生程序和方式上导致其丧失独立性 | 第22-23页 |
(二) 独立董事在决策方面缺乏其独立性 | 第23-24页 |
(三) 独立董事在数量和比例方面未占优势,导致其独立性的丧失 | 第24-25页 |
二、独立董事激励、约束机制不完善 | 第25-26页 |
(一) 激励机制问题 | 第25-26页 |
(二) 约束机制问题 | 第26页 |
三、独立董事在任职资格方面存在问题 | 第26-27页 |
(一) 担任独立董事的人选问题——普遍素质较高,但大部分缺乏经营管理经验 | 第26-27页 |
(二) 独立董事任职时间及精力问题——独立董事花在上市公司的时间非常有限 | 第27页 |
四、独立董事与监事会的职能冲突 | 第27-28页 |
五、法律问题 | 第28-31页 |
(一) 相关法律法规不健全 | 第28-29页 |
(二) 独立董事的法律责任不明确 | 第29-31页 |
第五章 对于完善中国上市公司独立董事制度的意见 | 第31-47页 |
一、保障独立董事的独立性 | 第31-33页 |
(一) 在独立董事的选聘机制上保障其独立性 | 第31-32页 |
(二) 在独立董事的薪酬方面强调独立性 | 第32-33页 |
(三) 增加独立董事在董事会中所占比例,以提高独立董事的独立性 | 第33页 |
二、完善独立董事激励和约束机制 | 第33-39页 |
(一) 完善独立董事的激励机制 | 第33-35页 |
(二) 建立起健全有效的独立董事约束机制 | 第35-39页 |
三、协调独立董事与监事会的相互关系 | 第39-40页 |
四、注重独立董事的任职条件 | 第40-42页 |
(一) 扩大独立董事人选范围 | 第40页 |
(二) 独立董事候选人的知识结构问题 | 第40-41页 |
(三) 保证独立董事有足够的时间和精力履行其职责 | 第41页 |
(四) 侧提高独立董事的素质 | 第41-42页 |
五、完善独立董事制度的相关法律、法规、制度 | 第42-47页 |
(一) 完善有关法律、法规、制度 | 第42-44页 |
(二) 加强公司内部的法制建设 | 第44页 |
(三) 建立健全独立董事责任保险制度 | 第44-45页 |
(四) 成立独立董事行业公会 | 第45-47页 |
结论 | 第47-51页 |
参考文献 | 第51-54页 |
后记 | 第54-55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