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文摘要 | 第1-4页 |
英文摘要 | 第4-6页 |
1 前言 | 第6-14页 |
1.1 概念结合的研究 | 第6-11页 |
1.1.1 概念结合的策略 | 第7页 |
1.1.2 概念结合认知过程研究 | 第7-9页 |
1.1.3 概念结合创造性的评价标准 | 第9-10页 |
1.1.4 概念结合的影响因素 | 第10-11页 |
1.2 问题提出 | 第11-13页 |
1.2.1 被试的年龄问题 | 第12页 |
1.2.2 小学儿童概念结合创造性的界定问题 | 第12-13页 |
1.2.3 实验的材料问题 | 第13页 |
1.3 研究意义 | 第13-14页 |
2 研究方法 | 第14-16页 |
2.1 实验目的 | 第14页 |
2.2 实验方法 | 第14-16页 |
2.2.1 被试 | 第14页 |
2.2.2 实验材料 | 第14-15页 |
2.2.3 实验设计 | 第15页 |
2.2.4 实验程序 | 第15-16页 |
3 实验结果 | 第16-21页 |
3.1 概念结合创造性的评价标准 | 第16页 |
3.2 评分者信度 | 第16页 |
3.3 小学儿童概念结合创造性的总体情况 | 第16-17页 |
3.4 年级和概念抽象水平对创造性的影响 | 第17-19页 |
3.4.1 两个变量的方差分析 | 第17-18页 |
3.4.2 交互作用的简单效应检验 | 第18-19页 |
3.5 年级和概念抽象水平对概念结合创造性实验中策略的影响 | 第19-21页 |
3.5.1 策略库 | 第19页 |
3.5.2 使用各种策略的人数分布 | 第19-21页 |
4 分析和讨论 | 第21-26页 |
4.1 关于小学儿童概念结合创造性的表现情况 | 第21-22页 |
4.2 关于年级对小学儿童概念结合创造性的影响 | 第22-23页 |
4.3 关于概念抽象水平对小学儿童概念结合创造性的影响 | 第23-24页 |
4.4 关于小学儿童在概念结合创造性实验中使用的策略 | 第24-25页 |
4.4.1 策略的倾向性和发展性 | 第24-25页 |
4.4.2 混合策略、连接策略和高抽象水平概念的关系 | 第25页 |
4.5 本研究中需要进一步改进和深入的地方 | 第25-26页 |
5 结论 | 第26-27页 |
参考文献 | 第27-29页 |
附录 | 第29-31页 |
后记 | 第31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