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工业技术论文--自动化技术、计算机技术论文--自动化技术及设备论文--自动化系统论文--自动控制、自动控制系统论文

带钢位置纠偏控制系统的研究

摘要第1-6页
ABSTRACT第6-9页
第一章 绪论第9-13页
   ·论文来源和背景第9-10页
   ·国内外纠偏技术的发展情况第10-11页
   ·智能控制理论概述第11页
   ·本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第11-13页
第二章 带钢位置纠偏控制系统的概述及设计第13-29页
   ·带钢跑偏现象的分析第13-15页
   ·纠偏控制系统的基本组成第15-19页
     ·检测仪器第15-17页
     ·执行机构第17-18页
     ·纠偏能力的影响因素第18-19页
   ·带宽检测器设计方案第19-23页
     ·光电传感器基本原理第19-20页
     ·光电式检测原理第20-22页
     ·带宽检测器软件设计第22-23页
   ·执行机构方案第23-27页
     ·电液位置伺服控制方案第23-24页
     ·电液位置伺服加压力补偿方案第24-25页
     ·液压伺服系统第25-26页
     ·传感器第26页
     ·控制器第26-27页
   ·带钢位置纠偏控制的流程第27-28页
   ·本章小结第28-29页
第三章 带钢位置纠偏控制系统模型第29-37页
   ·系统数学模型推导第29-34页
  电液伺服阀环节第29-30页
     ·流量连续方程及液压缸力学方程第30-32页
     ·液压缸的传递函数第32-34页
   ·带钢位置纠偏系统各参数的确定第34-36页
     ·传感器环节第34-35页
     ·伺服系统环节第35-36页
   ·电液位置伺服系统模型的确定第36页
   ·本章小结第36-37页
第四章 带钢位置纠偏控制系统方法的研究第37-61页
   ·带钢位置纠偏控制策略第37页
   ·PID控制器简介第37-41页
     ·模拟PID控制器第37-38页
     ·数字式PID控制器第38-40页
     ·PID控制器的局限性和发展趋势第40-41页
     ·模糊PID控制方式的可行性分析第41页
   ·模糊控制技术概述第41-48页
     ·模糊控制的发展第41页
     ·模糊控制的特点第41-42页
     ·模糊控制系统的组成第42-43页
     ·模糊控制器的基本设计步骤第43-48页
   ·带钢位置纠偏控制系统模糊PID控制器的设计第48-55页
     ·变量论域及比例因子第49-50页
     ·输入输出空间的模糊划分和隶属度函数第50-52页
     ·模糊推理制度第52页
     ·模糊控制规则第52-54页
     ·解模糊化策略第54-55页
   ·控制系统计算机仿真第55-59页
     ·常规PID控制系统的仿真第55-56页
     ·模糊PID控制系统仿真第56-59页
     ·模糊PID控制算法的实现第59页
   ·本章小结第59-61页
第五章 总结及展望第61-63页
参考文献第63-65页
致谢第65页

论文共65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基于预测模型的模糊PID参数自整定控制算法的研究与实现
下一篇:基于MSRS的AS-MRobot机器人驱动服务的开发研究