静止无功发生器在船舶轴带发电机中的应用研究
| 摘要 | 第1-6页 |
| Abstract | 第6-9页 |
| 第1章 绪论 | 第9-16页 |
| ·无功功率的问题 | 第9-10页 |
| ·无功功率的产生 | 第9-10页 |
| ·无功功率的危害 | 第10页 |
| ·无功补偿和谐波抑制 | 第10页 |
| ·无功补偿装置的发展 | 第10-12页 |
| ·静止无功发生器(SVG)研究的发展方向和趋势 | 第12-14页 |
| ·本课题研究的意义 | 第14-15页 |
| ·研究内容 | 第15-16页 |
| 第2章 静止无功发生器的工作原理和控制方法 | 第16-28页 |
| ·无功功率和功率因数 | 第16-17页 |
| ·静止无功发生器的工作原理 | 第17-21页 |
| ·静止无功发生器的结构 | 第17-18页 |
| ·静止无功发生器的工作原理 | 第18-21页 |
| ·静止无功发生器的控制策略 | 第21-26页 |
| ·静止无功发生器的电流间接控制 | 第21-23页 |
| ·静止无功发生器电流的直接控制 | 第23-26页 |
| ·静止无功发生器在轴带发电机系统中的结构 | 第26页 |
| ·本章小结 | 第26-28页 |
| 第3章 船舶电力系统中无功电流和谐波检测方法研究 | 第28-50页 |
| ·三相无功电流和谐波检测方法的现状 | 第28-29页 |
| ·基于瞬时无功功率理论的基本原理 | 第29-31页 |
| ·传统的检测方法 | 第31-34页 |
| ·p-q检测方法 | 第31-32页 |
| ·i_p-i_q的检测方法 | 第32-34页 |
| ·改进的瞬时无功功率i_p-i_q检测方法 | 第34-37页 |
| ·i_p-i_q检测 | 第34-36页 |
| ·获得a相正序基波电压 | 第36-37页 |
| ·MATLAB仿真 | 第37-48页 |
| ·改进的瞬时无功功率检测方法的仿真研究 | 第37-48页 |
| ·简述SVG在轴带发电机系统中的控制方法 | 第48-49页 |
| ·本章小结 | 第49-50页 |
| 第4章 静止无功发生器控制器的系统设计 | 第50-62页 |
| ·静止无功发生器的总体结构 | 第50-52页 |
| ·静止无功发生器的主电路设计 | 第52-55页 |
| ·开关器件选择 | 第52-54页 |
| ·直流侧电容容量的选择 | 第54页 |
| ·连接电感的选择 | 第54-55页 |
| ·控制器硬件 | 第55-58页 |
| ·控制器结构图 | 第55-56页 |
| ·DSP模块 | 第56-58页 |
| ·信号采集电路的实现 | 第58-61页 |
| ·电流采集电路的硬件结构 | 第58-59页 |
| ·电压电流互感器 | 第59-60页 |
| ·采样信号预处理 | 第60页 |
| ·采样触发信号 | 第60-61页 |
| ·本章小结 | 第61-62页 |
| 第5章 静止无功发生器的软件设计 | 第62-66页 |
| ·软件设计的总体考虑 | 第62页 |
| ·DSP芯片初始化 | 第62页 |
| ·系统初始化模块 | 第62页 |
| ·外设初始化模块 | 第62页 |
| ·程序设计流程 | 第62-65页 |
| ·主程序设计流程 | 第62-64页 |
| ·定时中断程序流程 | 第64-65页 |
| ·本章小结 | 第65-66页 |
|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| 第66-67页 |
| ·本文工作总结 | 第66页 |
| ·展望 | 第66-67页 |
| 参考文献 | 第67-71页 |
| 攻读学位期间公开发表论文 | 第71-72页 |
| 致谢 | 第72-73页 |
| 研究生履历 | 第73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