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交通运输论文--公路运输论文--汽车工程论文--汽车结构部件论文--转向系统论文

中型商用车前轴的设计与研究

提要第1-7页
第一章 绪论第7-13页
   ·本项目的研究意义和国内外的研究使用状况第7-8页
   ·前轴总成的形式和国内外前轴的对比第8-12页
     ·前轴总成概述第8-10页
     ·国内外前轴形式的对比第10-11页
     ·本次设计车型前轴形式的选择第11-12页
   ·本论文的研究内容第12-13页
第二章 前桥总成主要零部件几何模型的建立第13-30页
   ·前轴总成的初步计算分析及整体布置第13-18页
     ·前轴总成概述第13-14页
     ·前轮定位参数的确定第14页
     ·转向梯形的设计第14-17页
     ·转向梯形机构第17-18页
   ·Pro/Engineer 简介第18-23页
     ·Pro/E 发展历程概述第18-19页
     ·Pro/E 的基本功能第19-20页
     ·几何建模的注意事项第20-21页
     ·几何建模的简化第21-23页
   ·前轴总成主要零部件几何模型的建立第23-30页
     ·前轴的三维模型的建立第23页
     ·转向节三维模型的建立第23-24页
     ·前轴总成其它零件三维模型的建立第24-26页
     ·前轴总成三维模型的装配及运动学建模第26-30页
第三章 前轴主要零部件的强度校核计算第30-38页
   ·前轴的强度校核第30-32页
   ·转向节的强度校核第32页
   ·转向节上下节臂的强度校核第32-34页
   ·转向节主销及主销衬套的强度校核第34-36页
   ·转向横拉杆的强度校核第36-38页
第四章 前轴的有限元分析第38-48页
   ·前轴几何模型的导入第38-39页
   ·MSC.PATRAN 的几何分类第39-40页
   ·MSC.PATRAN 前轴有限元网格的划分第40-41页
   ·单元属性的设置第41-42页
   ·前轴和转向节的加载约束设置第42-43页
     ·前轴的约束和加载第42页
     ·转向节的约束和加载第42-43页
   ·利用MSC.NASTRAN 计算前轴等主要零件第43-48页
第五章 试验验证第48-54页
   ·主要试验项目和试验设备第48页
   ·试验方法和试验条件第48-49页
   ·试验结果第49-54页
第六章 论文总结第54-55页
   ·本文主要研究内容第54页
   ·专业领域技术前景及展望第54-55页
参考文献第55-58页
摘要第58-60页
ABSTRACT第60-63页
致谢第63页

论文共63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汽油机可变进气歧管系统研究
下一篇:基于CAN总线的汽车智能照明系统