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文化、科学、教育、体育论文--中等教育论文--教学理论、教学法论文--教学法与教学组织论文

中学生成长导师制的实践研究--以江阴市第二中学为例

中文摘要第1-4页
Abstract第4-8页
1 问题的提出第8-19页
   ·实施中学生成长导师制的必要性第8-10页
     ·德育方面第8页
     ·智育方面第8-9页
     ·心理健康方面第9-10页
     ·教师专业发展方面第10页
   ·实施中学生成长导师制的可行性第10-12页
     ·有利于学生的个性发展第10-11页
     ·有利于教师提高教学质量第11页
     ·有利于课程改革的有效实施第11-12页
     ·有利于营造积极的教育氛围第12页
   ·相关概念的界定第12-15页
     ·导师第12-13页
     ·导师制第13-14页
     ·中学生成长导师制第14-15页
   ·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5-17页
     ·国外研究现状第15-16页
     ·国内研究现状第16-17页
   ·研究方法第17-19页
2 江阴市第二中学“中学生成长导师制”的实施模式第19-27页
   ·江阴市第二中学生基本情况第19-20页
   ·中学生成长导师制的实施模式第20-27页
     ·学困生成长导师制第21-22页
     ·心理问题学生成长导师制第22-24页
     ·特殊家庭学生成长导师制第24-25页
     ·女足、住宿生成长导师制第25-27页
3 江阴市第二中学“中学生成长导师制”的调查分析第27-36页
   ·中学生成长导师制现状问卷调查分析第27-31页
     ·问卷调查的基本情况第27-28页
     ·问卷调查的分析第28-31页
   ·实施中学生成长导师制的成效第31-33页
     ·促进了教师教育观念的转变第31页
     ·促进了教师专业素质的发展第31页
     ·促进了学生的个性发展第31-32页
     ·促进了良好教育氛围的营造第32-33页
     ·促进了新课改的顺利实施第33页
   ·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第33-36页
     ·导师的局限性问题第33-34页
     ·运行模式的单一性问题第34页
     ·导师与学生关系的度的把握问题第34页
     ·导师的考核体系问题第34-36页
4 构建新型的“中学生成长导师制”体系第36-46页
   ·重塑教育观第36-37页
     ·建立共情性的学生观第36页
     ·建立引导为职的教师观第36-37页
     ·建立研究探索为主的课程观第37页
     ·建立师生共同发展的教育价值观第37页
   ·实施行政保障第37-41页
     ·夯实理论基础第37-38页
     ·健全操作体系第38-40页
     ·激发导师潜能第40-41页
   ·强化导师反思第41-46页
     ·导师的自我发展第42-43页
     ·关爱学生成长第43-44页
     ·客观评价学生第44-46页
结语第46-47页
参考文献第47-49页
攻读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第49-50页
附录一第50-51页
附录二第51-52页
附录三第52-53页
后记第53页

论文共53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国内中学师生冲突现状及对策
下一篇:论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的拓展延伸