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语言、文字论文--汉语论文--文字学论文

论汉字的重解

中文摘要第1-3页
Abstract第3-4页
中文文摘第4-8页
目录第8-10页
绪论第10-18页
 第一节 汉字重解的定义第10-11页
 第二节 相关理论背景及研究现状第11-17页
  一、汉字字形结构理论的发展第11-14页
  二、汉字的理据性第14-15页
  三、汉字文化研究概貌第15-17页
 第三节 选题意义及研究方法第17-18页
第一章 因重构引起的重解第18-30页
 第一节 重构的界定第18-19页
 第二节 重构的类型第19-26页
  一、象形——形声第19-22页
  二、会意——形声第22-24页
  三、象形——会意第24-25页
  四、形声——会意第25-26页
 第三节 小结第26-30页
第二章 因"变形音化"引起的重解第30-46页
 第一节 前言第30-31页
 第二节 "变形音化"的类型第31-44页
  一、因饰笔引起的"变形音化"第31-33页
  二、因结构布局调整引起的"变形音化"第33-35页
  三、因笔画割裂、图形分解引起的"变形音化"第35-36页
  四、因"形似音近"构件引起的"变形音化"第36-40页
  五、因笔势化(线条化)引起的"变形音化"第40-42页
  六、小结第42-44页
 第三节 "变形音化"产生的原因第44-46页
  一、汉字形体的演变第44页
  二、汉字表音趋势的影响第44-46页
第三章 因"变形义化"引起的重解第46-62页
 第一节 前言第46-47页
 第二节 因"变形义化"引起重解的类型第47-59页
  一、为显示本义而引起的重解第47-54页
  二、为表现引申义而引起的重解第54-57页
  三、为表现假借义而引起的重解第57-59页
 第三节 小结第59-62页
第四章 因文化因素引起的重解第62-72页
 第一节 前言第62-63页
 第二节 因文化因素引起重解的类型第63-72页
  一、物质文化背景下的重解第63-65页
  二、制度文化背景下的重解第65-66页
  三、精神文化背景下的重解第66-72页
第五章 结论第72-74页
参考文献第74-77页
攻读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第77-78页
致谢第78-79页
个人简历第79页

论文共79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“三言”动态助词研究
下一篇:《等韵一得》音系研究