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语言、文字论文--汉语论文--语法论文--近代、现代语法论文

“三言”动态助词研究

摘要第1-3页
Abstract第3-4页
中文文摘第4-8页
绪论第8-12页
 一、“三言”及其研究概况第8-9页
 二、汉语助词研究的概况第9-10页
 三、论文选题的意义第10页
 四、拟采取的研究方法及体例第10-12页
第一章 “三言”中的“得”第12-34页
 第一节 关于“得”的研究状况第12页
 第二节 “三言”中“得”的语法化等级研究第12-34页
  一、“得”做谓语动词、助动词第12-15页
  二、“得”做结果补语第15-16页
  三、“得”做动态补语第16-20页
  四、“得”做可能补语第20-23页
  五、“得”做动态助词第23-28页
  六、“得”作结构助词第28-34页
第二章 “三言”中的“将”第34-42页
 第一节 关于“将”的研究概况第34页
 第二节 “三言”中“将”的语法化等级研究第34-41页
  一、“将”做谓语动词第34-35页
  二、“将”用作副词第35-36页
  三、“将”用作介词第36-37页
  四、“将”用作助词第37-41页
 第三节 小结第41-42页
第三章 “三言”中的“了”第42-50页
 第一节 关于“了”的研究概况第42页
 第二节 “三言”中“了”的语法化等级研究第42-48页
  一、“了”做谓语动词第42-43页
  二、“了”做结果补语第43页
  三、“了”做动相补语第43-44页
  四、“了”做动态助词第44-47页
  五、“了”做事态助词第47-48页
 第三节 小结第48-50页
第四章 “三言”中的“却”和“取”第50-56页
 第一节 “三言”中的“却”第50-53页
  一、“却”的研究概况第50页
  二、“却”做结果补语(共17例)第50-51页
  三、“却”做动态助词第51-52页
  四、余论第52-53页
 第二节 “三言”中的“取”第53-56页
  一、“取”的历史演变第53页
  二、“三言”中“取”的语法化等级研究第53-56页
第五章 “三言”中的“过”第56-62页
 第一节 动态助词“过”的虚化过程第56页
 第二节 “三言”中“过”的语法化等级研究第56-62页
  一、“过”做谓语动词第56页
  二、“过”做趋向补语或结果补语第56-58页
  三、“过”做可能补语第58-59页
  四、“过”做动态助词第59-62页
第六章 “三言”中的“着”第62-68页
 第一节 关于“着”的研究概述第62页
 第二节 “三言”中“着”的语法化等级研究第62-67页
  一、“着”做谓语动词第62-63页
  二、“着”做补语第63-65页
  三、“着”做助词第65-67页
 第三节 小结第67-68页
第七章 结论第68-70页
参考文献第70-73页
攻读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第73-74页
致谢第74-75页
个人简历第75-76页

论文共76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中古以来知、荘、章三系声母发展演化研究
下一篇:论汉字的重解