企业集团内部资本市场协同治理研究
摘要 | 第1-7页 |
ABSTRACT | 第7-15页 |
第1章 绪论 | 第15-23页 |
·研究背景与选题依据 | 第15-18页 |
·研究意义 | 第18-19页 |
·研究目标、研究方法、技术路径及研究内容 | 第19-21页 |
·研究目标 | 第19页 |
·研究方法 | 第19-20页 |
·技术路径 | 第20页 |
·研究内容 | 第20-21页 |
·研究特色与创新 | 第21-23页 |
第2章 文献综述 | 第23-58页 |
·企业集团的性质、成因及其在我国的演变与发展 | 第23-36页 |
·企业集团的性质 | 第23-27页 |
·企业集团的生成理论 | 第27-34页 |
·企业集团在我国的演变与发展 | 第34-36页 |
·内部资本市场基本理论 | 第36-51页 |
·内部资本市场的早期研究 | 第36-37页 |
·内部资本市场理论的发展 | 第37-38页 |
·内部资本市场主要研究成果 | 第38-51页 |
·内部资本市场的公司治理问题 | 第51-56页 |
·代理问题 | 第51-53页 |
·管理者激励问题 | 第53-55页 |
·控股股东的利益侵占问题 | 第55-56页 |
·对现有研究成果的评述 | 第56-57页 |
本章小结 | 第57-58页 |
第3章 内部资本市场治理的影响因素 | 第58-80页 |
·内部资本市场治理目标 | 第58-60页 |
·企业集团治理目标 | 第58页 |
·内部资本市场治理目标 | 第58-60页 |
·多元化 | 第60-70页 |
·企业集团多元化的动因 | 第60-65页 |
·多元化决策的新古典经济学模型 | 第65-69页 |
·多元化与内部资本市场治理 | 第69-70页 |
·内部资本市场的边界 | 第70-76页 |
·项目层面外部融资的基本代理问题 | 第70-73页 |
·有多个项目的总部角色:一个两项目的例子 | 第73-74页 |
·内部资本市场最优规模的确定 | 第74-75页 |
·内部资本市场边界对内部资本市场治理的影响 | 第75-76页 |
·内部资本市场的组织结构 | 第76-78页 |
·内部资本市场的组织结构的类型与特征 | 第76-77页 |
·组织结构对内部资本市场治理的影响 | 第77-78页 |
本章小结 | 第78-80页 |
第4章 不同股权结构下的内部资本市场治理问题 | 第80-113页 |
·内部资本市场中的代理型公司治理问题 | 第80-97页 |
·现代公司中的代理关系 | 第80-83页 |
·内部资本市场中的管理层代理问题 | 第83-93页 |
·代理问题与公司价值 | 第93-97页 |
·内部资本市场中的剥夺型公司治理问题 | 第97-105页 |
·系族企业与控股股东 | 第99-104页 |
·控制权的私人收益 | 第104-105页 |
·内部资本市场中的大股东侵占 | 第105-111页 |
·大股东侵占的相关概念及其表现形式 | 第105-108页 |
·大股东侵占的博弈分析 | 第108-111页 |
本章小结 | 第111-113页 |
第5章 内部资本市场治理效应与缓解融资约束效应 | 第113-149页 |
·我国内部资本市场的基本特征 | 第113-115页 |
·研究假设 | 第115-116页 |
·制度背景、相关测度与数据 | 第116-124页 |
·制度背景 | 第116-117页 |
·投资模型中的输送与现金流测度 | 第117-118页 |
·数据来源 | 第118-121页 |
·描述性统计 | 第121-124页 |
·实证检验 | 第124-148页 |
·内部资本市场的存在性 | 第125-126页 |
·内部资本市场治理效应 | 第126-129页 |
·缓解融资约束效应 | 第129-132页 |
·内部资本市场治理与融资约束缓解相互作用效应 | 第132-148页 |
本章小结 | 第148-149页 |
第6章 内部资本市场的协同治理与演化博弈 | 第149-172页 |
·协同治理的概念、基本内容与特征 | 第149-152页 |
·相关概念 | 第149-151页 |
·协同治理的基本内容与特征 | 第151-152页 |
·协同演化、演化博弈与演化稳定策略 | 第152-155页 |
·协同演化 | 第152-153页 |
·演化博弈论 | 第153-154页 |
·演化稳定策略 | 第154-155页 |
·内部资本市场协同治理的演化博弈 | 第155-165页 |
·内部资本市场治理的协同竞争博弈 | 第156-160页 |
·内部资本市场协同治理行为的演化博弈 | 第160-165页 |
·内部资本市场协同治理机制的路径分析 | 第165-170页 |
·内部资本市场协同治理机制的形成路径 | 第165-167页 |
·内部资本市场协同治理路径的建立和完善 | 第167-170页 |
本章小结 | 第170-172页 |
第7章 内部资本市场协同治理的实现及其评价 | 第172-196页 |
·内部资本市场协同治理的共同利益的分析 | 第172-175页 |
·集体选择与共同利益 | 第172-173页 |
·委托代理与共同利益 | 第173-175页 |
·内部资本市场协同治理效应的实现 | 第175-180页 |
·附属成员企业层面的价值增长 | 第176页 |
·集团总部层面的整体协同效应 | 第176-180页 |
·内部资本市场协同治理的评价 | 第180-195页 |
·评价的指标体系及设计原则 | 第180-181页 |
·内部资本市场协同治理能力成熟度评价 | 第181-187页 |
·内部资本市场协同治理效应评价 | 第187-195页 |
本章小结 | 第195-196页 |
第8章 研究结论与展望 | 第196-199页 |
·研究结论 | 第196-197页 |
·研究展望 | 第197-199页 |
参考文献 | 第199-213页 |
攻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| 第213-214页 |
致谢 | 第214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