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文摘要 | 第3-4页 |
Abstract | 第4页 |
绪论 | 第7-10页 |
第一章 简约主义音乐介绍以及斯蒂夫·莱奇生平历程 | 第10-14页 |
第一节 简约主义产生的土壤 | 第10-11页 |
一、简约主义音乐如何产生 | 第10页 |
二、简约主义音乐的发展历程 | 第10-11页 |
第二节 作曲家介绍 | 第11页 |
第三节 作品简介 | 第11-13页 |
一、《Electric Counterpoint(电对位)》 | 第11-12页 |
二、《Eight lines(八条线)》 | 第12页 |
三、《小提琴相位》 | 第12-13页 |
第四节 斯蒂夫·莱奇在简约主义音乐中的贡献 | 第13-14页 |
第二章 个性化的作曲技术 | 第14-27页 |
第一节 曲式结构的边缘化 | 第14-17页 |
一、微变奏的提出 | 第14-15页 |
二、乐曲的结构逻辑 | 第15-16页 |
三、模块化重复与嵌套 | 第16-17页 |
第二节 精巧而统一的音乐语言 | 第17-23页 |
一、音高与音程关系 | 第17-19页 |
二、节奏与节拍变化 | 第19-20页 |
三、相位移动与卡农式复调 | 第20-23页 |
第三节 恒定因素的发展 | 第23-27页 |
一、恒定因素变化与派生 | 第23-24页 |
二、声部纵向叠加产生新的旋律 | 第24-25页 |
三、恒定因素发展的即兴性 | 第25-27页 |
第三章 简而有序的音色搭配 | 第27-31页 |
第一节 乐器与音色配置 | 第27页 |
第二节 音色的层层叠置 | 第27-30页 |
一、同音色叠置 | 第28-29页 |
二、混合音色叠置 | 第29-30页 |
第三节 音响组合变化与力度变化 | 第30-31页 |
一、罗西尼渐强 | 第30页 |
二、作品中的渐强手法 | 第30-31页 |
第四章 斯蒂夫·莱奇作品的相关风格及美学因素的影响 | 第31-40页 |
第一节 作品意象的模糊与形式主义美学 | 第31-37页 |
一、作品中所引发的联觉行为的模糊化 | 第31-33页 |
二、形式主义美学对斯蒂夫·莱奇创作的影响 | 第33-37页 |
第二节 简约主义音乐与流行音乐的互相影响 | 第37-40页 |
一、爵士音乐与斯蒂夫·莱奇的创作 | 第37-38页 |
二、简约主义音乐对流行音乐的影响 | 第38-40页 |
结语 | 第40-41页 |
致谢 | 第41-42页 |
参考文献 | 第42-43页 |
作者简介 | 第43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