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交通运输论文--铁路运输论文--特种铁路论文--地下铁路论文

沿海地铁车站清水混凝土耐久性及饰面性能演变研究

摘要第11-13页
abstract第13-15页
第1章 绪论第16-26页
    1.1 研究背景及意义第16-19页
    1.2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9-24页
        1.2.1 清水混凝土发展历程第19-20页
        1.2.2 海洋环境下混凝土耐久性研究第20-22页
        1.2.3 清水混凝土耐久性与饰面性研究第22-24页
    1.3 研究内容第24-26页
第2章 地铁清水混凝土服役环境分析第26-32页
    2.1 工程概况第26-27页
    2.2 工程服役环境分析第27-31页
        2.2.1 氯离子环境分析第27-28页
        2.2.2 碳化环境分析第28-30页
        2.2.3 硫酸盐环境分析第30-31页
        2.2.4 干湿交替环境第31页
    2.3 地铁车站清水混凝土结构服役环境分析第31-32页
第3章 清水混凝土制备及性能研究第32-48页
    3.1 试验原材料第32-34页
        3.1.1 水泥第32页
        3.1.2 矿物掺合料第32-33页
        3.1.3 细集料第33页
        3.1.4 粗集料第33页
        3.1.5 减水剂第33-34页
        3.1.6 水第34页
    3.2 清水混凝土配合比及性能第34-41页
        3.2.1 清水混凝土配合比第34页
        3.2.2 清水混凝土成型与养护第34-35页
        3.2.3 清水混凝土工作性第35-36页
        3.2.4 清水混凝土强度第36页
        3.2.5 清水混凝土毛细吸收系数第36-38页
        3.2.6 清水混凝土抗碳化性能第38-40页
        3.2.7 清水混凝土抗硫酸盐腐蚀性能第40-41页
    3.3 清水混凝土耐久性试验第41-46页
        3.3.1 清水混凝土盐雾腐蚀试验第41-42页
        3.3.2 清水混凝土实海暴露试验第42-45页
        3.3.3 清水混凝土中钢筋锈蚀试验第45-46页
    3.4 清水混凝土微观性能试验第46-47页
        3.4.1 扫描电镜分析第46页
        3.4.2 xrd分析第46-47页
    3.5 清水混凝土饰面性能分析第47-48页
第4章 实海暴露下清水混凝土中氯离子传输与结合第48-80页
    4.1 概述第48页
    4.2 海洋大气区混凝土中氯离子传输与结合规律第48-57页
        4.2.1 清水混凝土氯离子结合能力第51-54页
        4.2.2 清水混凝土表观氯离子扩散系数第54-57页
    4.3 海洋潮汐区混凝土中氯离子传输与结合规律第57-65页
        4.3.1 清水混凝土氯离子结合能力第59-62页
        4.3.2 清水混凝土表观氯离子扩散系数第62-65页
    4.4 海洋浪溅区混凝土中氯离子传输与结合规律第65-73页
        4.4.1 清水混凝土氯离子结合能力第67-70页
        4.4.2 清水混凝土表观氯离子扩散系数第70-73页
    4.5 腐蚀龄期对清水混凝土离子传输与结合的影响第73-78页
        4.5.1 表面氯离子浓度随腐蚀龄期演变规律第73-75页
        4.5.2 表观氯离子扩散系数随腐蚀龄期演变规律第75-78页
    4.6 海洋不同腐蚀区域对混凝土中氯离子传输的影响第78页
    4.7 本章小结第78-80页
第5章 实海暴露环境下清水混凝土中硫酸根离子传输与反应第80-90页
    5.1 概述第80页
    5.2 海洋大气区清水混凝土中硫酸根离子传输与反应第80-83页
        5.2.1 大气区清水混凝土中硫酸根离子传输第80-81页
        5.2.2 大气区清水混凝土中硫酸根离子反应第81-83页
    5.3 海洋潮汐区清水混凝土中硫酸根离子传输与反应第83-86页
        5.3.1 潮汐区清水混凝土中硫酸根离子传输第83-84页
        5.3.2 潮汐区清水混凝土中硫酸根离子反应第84-86页
    5.4 海洋浪溅区清水混凝土中硫酸根离子传输与反应第86-89页
        5.4.1 浪溅区清水混凝土中硫酸根离子传输第86-87页
        5.4.2 浪溅区清水混凝土中硫酸根离子反应第87-89页
    5.5 海洋环境下清水混凝土硫酸盐腐蚀分析第89页
    5.6 本章小结第89-90页
第6章 清水混凝土中钢筋加速锈蚀试验研究第90-102页
    6.1 带溶液槽钢筋混凝土试件设计第90-91页
    6.2 恒电位加速试验第91-92页
    6.3 试验结果与分析第92-101页
        6.3.1 钢筋腐蚀电流演变及钢筋锈蚀量计算第92-93页
        6.3.2 钢筋混凝土腐蚀过程中电化学阻抗谱与波特图第93-97页
        6.3.3 钢筋混凝土锈胀裂缝演变第97-98页
        6.3.4 混凝土中钢筋锈蚀形貌及锈斑面积分析第98-101页
    6.4 本章小结第101-102页
第7章 腐蚀环境下清水混凝土表面形貌演变研究第102-116页
    7.1 试件成型第102-103页
    7.2 图像灰度标准差的引入及误差分析第103-104页
        7.2.1 图像灰度标准差的引入第103-104页
        7.2.2 图像灰度标准差误差分析第104页
    7.3 清水混凝土环境腐蚀试验第104-105页
    7.4 碳化环境下清水混凝土表面形貌演变第105-107页
        7.4.1 碳化作用下清水混凝土表面图像灰度标准差变化第105-106页
        7.4.2 试验结果分析第106-107页
    7.5 盐雾环境下清水混凝土表面形貌演变第107-109页
        7.5.1 盐雾腐蚀下清水混凝土表面图像灰度标准差变化第107-109页
        7.5.2 试验结果分析第109页
    7.6 硫酸盐环境下清水混凝土表面形貌演变第109-114页
        7.6.1 硫酸盐腐蚀下清水混凝土表面图像灰度标准差变化第109-110页
        7.6.2 试验结果分析第110-114页
    7.7 本章小结第114-116页
第8章 实际服役条件下清水混凝土性能评价第116-122页
    8.1 地铁清水混凝土表面灰度标准差变化第116-119页
        8.1.1 实海暴露环境下清水混凝土表面形貌演变第116-118页
        8.1.2 实际运行环境下清水混凝土表面形貌演变第118-119页
    8.2 现浇地铁清水混凝土强度第119页
    8.3 现浇地铁清水混凝土芯样氯离子扩散系数第119-120页
    8.4 现浇地铁清水混凝土碳化深度第120-121页
    8.5 本章小结第121-122页
第9章 结论及展望第122-126页
    9.1 结论第122-124页
    9.2 展望第124-126页
参考文献第126-134页
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参与项目第134-136页
致谢第136页

论文共136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基于D-S证据理论的地铁施工风险管理研究--以青岛地铁13号线为例
下一篇:基于FPN模型和FAHP的地铁火灾风险评价研究