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8-9页 |
abstract | 第9-10页 |
第1章 绪论 | 第11-19页 |
1.1 引言 | 第11页 |
1.2 研究背景及意义 | 第11-12页 |
1.3 国内外研究现状 | 第12-17页 |
1.3.1 国外研究现状 | 第12-15页 |
1.3.2 国内研究现状 | 第15-17页 |
1.4 主要创新点 | 第17-18页 |
1.5 技术路线图 | 第18-19页 |
第2章 相关理论综述 | 第19-29页 |
2.1 风险管理及相关理论 | 第19-28页 |
2.1.1 风险的概念及特征 | 第19-20页 |
2.1.2 风险管理概述 | 第20-28页 |
2.2 D-S证据理论 | 第28-29页 |
第3章 地铁施工风险因素分析 | 第29-42页 |
3.1 地铁施工工艺及相应的风险分析 | 第29-33页 |
3.1.1 明挖法 | 第29页 |
3.1.2 盖挖法 | 第29-31页 |
3.1.3 暗挖法 | 第31-33页 |
3.2 地铁风险因素分析 | 第33-42页 |
3.2.1 常见的地铁施工风险事故 | 第33-35页 |
3.2.2 地铁风险因素分析 | 第35-42页 |
第4章 地铁施工风险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 | 第42-48页 |
4.1 风险因素初步筛选 | 第42-44页 |
4.1.1 风险因素筛选依据 | 第42页 |
4.1.2 初步筛选后的风险因素 | 第42-44页 |
4.2 确定初始风险因素评价指标体系 | 第44-48页 |
第5章 基于D-S证据理论的地铁施工风险评价模型 | 第48-53页 |
5.1 基于D-S证据理论的风险评价模型的构建 | 第48-51页 |
5.1.1 基本概率分布函数 | 第48页 |
5.1.2 信任函数 | 第48-49页 |
5.1.3 似然函数 | 第49页 |
5.1.4 风险评价模型的构建 | 第49-51页 |
5.2 基于证据理论的地铁施工风险评价步骤 | 第51-53页 |
第6章 基于证据理论的青岛地铁13号线施工风险管理研究 | 第53-73页 |
6.1 工程概况 | 第53-56页 |
6.1.1 工程简介 | 第53-54页 |
6.1.2 工程施工条件及周围环境 | 第54-55页 |
6.1.3 工程及水文地质条件 | 第55-56页 |
6.2 青岛地铁13号线施工风险指标体系权重确定 | 第56-61页 |
6.3 青岛地铁13号线施工风险评价 | 第61-71页 |
6.3.1 评价初始数据与综合概率值计算 | 第61页 |
6.3.2 评价分析 | 第61-71页 |
6.4 青岛地铁13号线施工风险防范与对策 | 第71-73页 |
第7章 结论与展望 | 第73-75页 |
7.1 结论 | 第73页 |
7.2 展望 | 第73-75页 |
参考文献 | 第75-78页 |
攻读硕士学位期间论文发表及科研情况 | 第78-79页 |
致谢 | 第79-80页 |
附录 A 初始风险因素清单 | 第80-81页 |
附录 B 青岛地铁13号线施工风险指标重要性调查问卷 | 第81-82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