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文化、科学、教育、体育论文--中等教育论文--各科教学法、教学参考书论文--化学论文

中学生化学语言能力的调查研究

中文摘要第3-4页
ABSTRACT第4-5页
1 绪论第8-14页
    1.1 研究背景第8-9页
        1.1.1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的明确要求第8页
        1.1.2 中学生化学学习的首要工具第8-9页
        1.1.3 教师传授化学知识的要求和手段第9页
    1.2 研究问题第9-10页
    1.3 研究思路第10-11页
    1.4 研究意义第11-14页
        1.4.1 为培养中学生的化学素养提供途径第11页
        1.4.2 为化学教师的教学提供方向第11-14页
2 文献综述第14-20页
    2.1 理科语言研究现状第14-15页
    2.2 化学语言研究现状第15-20页
        2.2.1 国外研究现状第15-16页
        2.2.2 国内研究现状第16-20页
3 理论基础与相关概念第20-26页
    3.1 理论基础第20-23页
        3.1.1 信息加工理论第20页
        3.1.2 符号学第20-21页
        3.1.3 "宏观-微观-符号"三重表征理论第21-23页
    3.2 相关概念的界定第23-26页
        3.2.1 化学语言第23页
        3.2.2 化学语言能力第23-24页
        3.2.3 化学语言的特点第24-25页
        3.2.4 化学语言的分类第25-26页
4 研究设计第26-30页
    4.1 研究目的第26页
    4.2 研究对象第26页
    4.3 研究工具第26-28页
        4.3.1 问卷设计第26-27页
        4.3.2 赋分标准第27-28页
        4.3.3 问卷信效度第28页
    4.4 调查过程第28-30页
5 结果与分析第30-50页
    5.1 中学生对化学语言的认识情况的统计结果与分析第30-34页
        5.1.1 中学生学习过程对化学语言的认识情况的结果与分析第30-31页
        5.1.2 中学生学习过程中遇到的化学语言问题的结果与分析第31-32页
        5.1.3 中学生对化学语言能力培养的必要性的结果与分析第32-34页
    5.2 中学生的化学语言能力的统计结果与分析第34-50页
        5.2.1 中学生的化学语言能力整体的统计结果与分析第34-35页
        5.2.2 中学生的化学语言能力同质性的结果与分析第35-47页
        5.2.3 男、女生对化学语言能力的结果与分析第47-50页
6 结论与建议第50-58页
    6.1 研究结论第50页
        6.1.1 中学生对化学语言的认识情况第50页
        6.1.2 中学生的化学语言能力的情况第50页
    6.2 建议第50-55页
        6.2.1 注重培养学生学习热情,激发学习化学语言的兴趣第51-52页
        6.2.2 确立学习目标,渗透化学语言第52-53页
        6.2.3 以点到面,促进学生化学语言习惯的养成第53-54页
        6.2.4 多加训练,强调化学语言的规范性第54-55页
        6.2.5 注重学生对概念图的理解,强化化学语言的应用第55页
    6.3 反思第55-58页
参考文献第58-60页
附录A第60-61页
附录B第61-63页
附录C第63-65页
附录D第65-67页
附录E第67-70页
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第70-72页
致谢第72页

论文共72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不同教学策略对电化学迷思概念转变的有效性研究
下一篇:基于初中生地理学习积极性的教师教学行为探究