基于某电动卡车的空气动力学性能开发
| 摘要 | 第4-5页 |
| ABSTRACT | 第5页 |
| 1 绪论 | 第8-14页 |
| 1.1 论文研究背景及意义 | 第8页 |
| 1.2 汽车空气动力学的研究现状 | 第8-11页 |
| 1.2.1 国外研究现状 | 第8-10页 |
| 1.2.2 国内研究现状 | 第10-11页 |
| 1.3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| 第11-14页 |
| 2 空气动力学基本理论和分析模型的建立 | 第14-24页 |
| 2.1 引言 | 第14-15页 |
| 2.2 空气动力学基本理论 | 第15-18页 |
| 2.2.1 理想流体、不可压缩流体和定常流 | 第15页 |
| 2.2.2 流体的基本方程 | 第15-16页 |
| 2.2.3 流线和流线谱 | 第16页 |
| 2.2.4 气流分离现象 | 第16-17页 |
| 2.2.5 表面压力系数 | 第17-18页 |
| 2.3 整车面网格模型离散 | 第18-19页 |
| 2.4 整车CFD分析模型的建立 | 第19-21页 |
| 2.5 边界条件设定和求解 | 第21-22页 |
| 2.6 本章小结 | 第22-24页 |
| 3 整车空气动力学性能分析和滑移试验对比 | 第24-38页 |
| 3.1 引言 | 第24页 |
| 3.2 空气阻力 | 第24页 |
| 3.3 电动卡车空气动力学特点 | 第24-25页 |
| 3.4 整车气动阻力分析 | 第25-33页 |
| 3.4.1 整车外流场分析 | 第25-31页 |
| 3.4.2 整车风阻系数 | 第31-33页 |
| 3.5 整车气动升力分析 | 第33-35页 |
| 3.5.1 整车升力系数 | 第33-34页 |
| 3.5.2 前后轴升力系数 | 第34-35页 |
| 3.6 整车滑移试验 | 第35-36页 |
| 3.7 本章小结 | 第36-38页 |
| 4 三电系统散热分析和整车降阻优化 | 第38-58页 |
| 4.1 引言 | 第38页 |
| 4.2 对流换热基本控制方程 | 第38页 |
| 4.3 场协同理论 | 第38-39页 |
| 4.4 三电系统散热分析 | 第39-48页 |
| 4.4.1 整车热平衡工况定义 | 第39-40页 |
| 4.4.2 电池包散热分析 | 第40-43页 |
| 4.4.3 驱动电机散热分析 | 第43-45页 |
| 4.4.4 电控系统散热分析 | 第45-48页 |
| 4.5 整车降阻优化 | 第48-50页 |
| 4.5.1 前舱底部优化方案 | 第48-49页 |
| 4.5.2 电池包附近优化方案 | 第49-50页 |
| 4.5.3 备胎与货箱尾部优化方案 | 第50页 |
| 4.6 整车降阻优化结果 | 第50-56页 |
| 4.6.1 整车风阻系数改善情况 | 第51-52页 |
| 4.6.2 整车升力系数改善情况 | 第52页 |
| 4.6.3 三电系统散热改善情况 | 第52-56页 |
| 4.7 本章小结 | 第56-58页 |
| 5 全文总结与展望 | 第58-60页 |
| 5.1 全文总结 | 第58-59页 |
| 5.2 展望 | 第59-60页 |
| 致谢 | 第60-62页 |
| 参考文献 | 第62-66页 |
| 个人简历、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取得的研究成果 | 第66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