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 摘要 | 第4-5页 |
| abstract | 第5-6页 |
| 注释表 | 第12页 |
| 下标 | 第12-13页 |
| 缩略词 | 第13-14页 |
| 第一章 绪论 | 第14-19页 |
| 1.1 研究背景 | 第14-15页 |
| 1.2 国内外研究现状 | 第15-17页 |
| 1.2.1 国外研究现状 | 第15-16页 |
| 1.2.2 国内研究现状 | 第16-17页 |
| 1.3 本文的内容安排 | 第17-19页 |
| 第二章 FADEC全数字仿真平台框架设计及仿真 | 第19-30页 |
| 2.1 引言 | 第19页 |
| 2.2 FADEC全数字仿真平台需求分析 | 第19-21页 |
| 2.2.1 功能需求分析 | 第19-20页 |
| 2.2.2 技术需求分析 | 第20-21页 |
| 2.3 FADEC全数字仿真平台框架搭建 | 第21-28页 |
| 2.3.1 仿真平台网络功能实现 | 第22-26页 |
| 2.3.2 仿真平台多用户功能实现 | 第26-28页 |
| 2.4 FADEC全数字仿真平台框架功能仿真验证 | 第28-29页 |
| 2.5 本章小结 | 第29-30页 |
| 第三章 全数字仿真平台被控对象建模与仿真 | 第30-45页 |
| 3.1 引言 | 第30页 |
| 3.2 JT9D部件级建模 | 第30-40页 |
| 3.2.1 JT9D建模假设及部件特性获取 | 第31-35页 |
| 3.2.2 JT9D气动热力学数学模型 | 第35-38页 |
| 3.2.3 JT9D稳态模型 | 第38-39页 |
| 3.2.4 JT9D动态模型 | 第39-40页 |
| 3.3 JT9D模型集成及验证 | 第40-44页 |
| 3.3.1 JT9D部件级模型仿真 | 第40-41页 |
| 3.3.2 JT9D在仿真平台中的集成 | 第41-44页 |
| 3.4 本章小结 | 第44-45页 |
| 第四章 面向对象的FADEC系统功能级建模及仿真 | 第45-64页 |
| 4.1 引言 | 第45页 |
| 4.2 传感器建模需求分析 | 第45-49页 |
| 4.2.1 压力传感器原理分析 | 第45-46页 |
| 4.2.2 温度传感器原理分析 | 第46-47页 |
| 4.2.3 转速传感器原理分析 | 第47-48页 |
| 4.2.4 位移传感器原理分析 | 第48页 |
| 4.2.5 传感器建模需求 | 第48-49页 |
| 4.3 控制器建模需求分析 | 第49-53页 |
| 4.3.1 双通道数字电子控制器的硬件结构分析 | 第49-51页 |
| 4.3.2 双通道数字电子控制器的软件逻辑分析 | 第51-52页 |
| 4.3.3 数字电子控制器建模需求 | 第52-53页 |
| 4.4 燃油执行机构建模需求分析 | 第53-54页 |
| 4.5 FADEC系统仿真类库设计 | 第54-57页 |
| 4.5.1 仿真类库定义及接口参数设计 | 第54-55页 |
| 4.5.2 面向对象模型数据传递机理 | 第55页 |
| 4.5.3 FADEC系统仿真类库框架 | 第55-56页 |
| 4.5.4 仿真库各模块类的实现原理 | 第56-57页 |
| 4.6 FADEC系统各部件模型集成及验证 | 第57-62页 |
| 4.6.1 通用FADEC系统建模 | 第57-58页 |
| 4.6.2 通用FADEC系统基线模型在客户端的集成 | 第58-61页 |
| 4.6.3 通用FADEC系统基线模型仿真验证 | 第61-62页 |
| 4.7 本章小结 | 第62-64页 |
| 第五章 FADEC系统电子部件故障建模及仿真 | 第64-74页 |
| 5.1 引言 | 第64页 |
| 5.2 FADEC系统电子部件失效模式及影响分析 | 第64-67页 |
| 5.2.1 失效模式及影响分析方法 | 第64页 |
| 5.2.2 FADEC系统主要电子部件 | 第64-65页 |
| 5.2.3 FADEC系统的FMEA的分析 | 第65-67页 |
| 5.3 FADEC系统电子部件故障树分析 | 第67-68页 |
| 5.3.1 主燃油控制系统描述 | 第67-68页 |
| 5.3.2 “主燃油供油过大”FTA分析 | 第68页 |
| 5.4 FADEC系统故障建模及验证 | 第68-73页 |
| 5.4.1 FADEC系统仿真类故障模拟 | 第69-70页 |
| 5.4.2 仿真平台故障注入功能设计及仿真 | 第70-73页 |
| 5.5 本章小结 | 第73-74页 |
| 第六章 EEC双通道切换算法设计及验证 | 第74-88页 |
| 6.0 引言 | 第74页 |
| 6.1 基于模型的推力敏感度分析 | 第74-80页 |
| 6.1.1 JT9D发动机逆模型求解 | 第75-77页 |
| 6.1.2 JT9D发动机推力敏感度仿真计算 | 第77-80页 |
| 6.2 通道切换算法设计 | 第80-83页 |
| 6.2.1 系统简化假设 | 第80页 |
| 6.2.2 故障诊断及余度信号表决逻辑 | 第80-81页 |
| 6.2.3 通道切换逻辑 | 第81-83页 |
| 6.3 EEC双通道切换验证 | 第83-87页 |
| 6.4 本章小结 | 第87-88页 |
| 第七章 总结与展望 | 第88-90页 |
| 7.1 论文工作总结 | 第88-89页 |
| 7.2 工作展望 | 第89-90页 |
| 参考文献 | 第90-95页 |
| 致谢 | 第95-96页 |
|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| 第96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