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文摘要 | 第1-5页 |
Abstract | 第5-9页 |
一、问题的提出 | 第9-11页 |
(一) 研究背景 | 第9-10页 |
(二) 研究意义 | 第10-11页 |
1. 理论意义 | 第10页 |
2. 实践意义 | 第10-11页 |
二、国内外相关文献综述 | 第11-18页 |
(一) 关于学生评价的研究 | 第11-12页 |
(二) 关于语文学习评价的研究 | 第12页 |
1. 语文学习评价内容的维度 | 第12页 |
2. 语文学习评价的原则 | 第12页 |
(三) 关于语文阅读评价的研究 | 第12-16页 |
1. 阅读评价的内容 | 第12-14页 |
2. 阅读评价的方法 | 第14-15页 |
3. 阅读评价的原则 | 第15-16页 |
(四) 主要概念界定 | 第16-18页 |
1. 评价 | 第16页 |
2. 学生评价 | 第16页 |
3. 语文阅读评价 | 第16-18页 |
三、研究方法 | 第18-20页 |
(一) 调查对象 | 第18页 |
(二) 研究工具 | 第18-19页 |
(三) 调查实施过程 | 第19-20页 |
四、高中语文阅读评价现状的调查 | 第20-36页 |
(一) 调查结果与分析 | 第20-32页 |
1. 评价的知识储备与态度 | 第20-21页 |
2. 学校的支持和保障 | 第21-23页 |
3. 评价的主体和客体 | 第23-25页 |
4. 评价的方法 | 第25-26页 |
5. 评价的内容及标准 | 第26-28页 |
6. 评价结果的反馈、反思与利用 | 第28-30页 |
7. 评价的实施效果 | 第30-32页 |
(二) 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| 第32-36页 |
1. 存在的问题 | 第32-34页 |
2. 原因分析 | 第34-36页 |
五、完善高中语文阅读评价的对策与建议 | 第36-43页 |
(一) 正确认识语文阅读评价的现状 | 第36页 |
(二) 加强语文阅读评价理论的研究与学习 | 第36-37页 |
1. 了解国外先进的评价理论与方法 | 第36页 |
2. 结合我国语文阅读评价的实践 | 第36页 |
3. 增强语文阅读评价理论知识的储备 | 第36-37页 |
(三) 更新语文阅读评价的内容 | 第37页 |
(四) 建立科学而有效的评价标准 | 第37-39页 |
1. 建立新的语文阅读评价体系的必要性 | 第37-38页 |
2. 语文阅读评价应遵循的原则 | 第38-39页 |
3. 建立合理的语文阅读评价指标体系 | 第39页 |
4. 制定语文阅读评价标准的相关建议 | 第39页 |
(五) 综合运用多种方法进行语文阅读评价 | 第39-40页 |
1. 日常观察评价 | 第39-40页 |
2. 随堂评价 | 第40页 |
3. 阅读档案袋 | 第40页 |
4. 自我评价与同伴评价 | 第40页 |
(六) 及时反馈并合理运用语文阅读评价结果 | 第40-42页 |
1. 重视评价结果的及时反馈 | 第41-42页 |
2. 合理运用语文阅读评价的结果 | 第42页 |
(七) 建立语文阅读评价的保障机制 | 第42-43页 |
1. 制定语文阅读评价的相关规定 | 第42页 |
2. 定期开展语文阅读评价的培训 | 第42-43页 |
注释 | 第43-44页 |
参考文献 | 第44-45页 |
附录 Ⅰ关于高中语文阅读评价现状的调查(教师问卷) | 第45-48页 |
附录 Ⅱ关于高中语文阅读评价现状的调查(学生问卷) | 第48-51页 |
附录 Ⅲ关于高中语文阅读评价的课堂观察提纲 | 第51-52页 |
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| 第52-53页 |
致谢 | 第53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