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文化、科学、教育、体育论文--初等教育论文--各科教学法、教学参考书论文--数学论文

第二学段学生数学建模能力的调查研究--以南京市A小学为例

摘要第3-4页
Abstract第4-5页
第一章 绪论第8-23页
    一、研究背景第8-10页
        (一) 国际数学教育关于数学建模的改革趋势第8-9页
        (二) 我国小学阶段关于数学建模的认识现状第9-10页
    二、研究缘起第10页
    三、研究意义第10-11页
    四、文献综述第11-18页
        (一) 国外的相关研究第11-12页
        (二) 国内的相关研究第12-17页
        (三) 国内外研究的相关评价第17-18页
    五、相关概念界定第18-23页
        (一) 数学模型与小学数学模型第18-19页
        (二) 数学模型思想与数学模型方法第19-20页
        (三) 数学建模与小学数学建模第20页
        (四) 数学建模能力与小学数学建模能力第20-23页
第二章 研究设计与实施第23-34页
    一、研究工具第23页
    二、研究对象第23页
    三、研究内容第23页
    四、研究方法第23-24页
    五、测验卷的编制依据第24-29页
        (一)基于数学模型的理论分析第24-29页
        (二) 基于试测的实践基础第29页
    六、研究过程第29-34页
        (一) 研究关于小学数学模型思想的资料第30页
        (二) 编制测验试卷和调查问卷第30页
        (三) 进行试测第30-32页
        (四) 正式实测第32-33页
        (五) 整理数据第33-34页
第三章 测试卷的结果统计与分析第34-79页
    一、测试卷的信度与效度第34页
    二、差异性分析第34-46页
        (一) 主观题、客观题和总分的得分率差异分析第34-35页
        (二) 主观题、客观题和总分的性别差异分析第35-40页
        (三) 主观题、客观题和总分的年级差异分析第40-43页
        (四) 具体模型类型题和总分方面的显著性差异分析第43-46页
    三、数学建模能力测试得分与语文成绩的相关性分析第46-49页
    四、第二学段学生数学建模能力测试结果具体分析第49-79页
        (一) 四年级学生数学建模能力测试结果具体分析第49-60页
        (二) 五年级学生数学建模能力测试结果具体分析第60-68页
        (三) 六年级学生数学建模能力测试结果具体分析第68-79页
第四章 问卷及访谈的结果统计与分析第79-84页
    一、学生调查问卷的结果统计与分析第79-82页
    二、教师访谈的结果统计与分析第82-84页
第五章 总结与建议第84-94页
    一、测试卷的差异性结论第84-86页
        (一)主观题、客观题和总分的得分率差异性结论第84页
        (二) 主观题、客观题和总分的性别差异性结论第84-85页
        (三) 主观题、客观题和总分的年级差异性结论第85页
        (四) 具体模型类型题和总分方面的显著性差异分析结论第85-86页
    二、测试卷的相关性结论第86页
    三、测试卷的主观建模题具体结论第86-88页
    四、学生问卷调查及教师访谈相关的结论第88页
    五、教学建议第88-93页
        (一) 对学校和教师自身的相关建议第89-91页
        (二) 对课堂教学的相关建议第91-93页
    六、研究的不足与展望第93-94页
结语第94-95页
参考文献第95-98页
附录 1第98-100页
附录 2第100-112页
附录3第112-113页
附录 4第113-114页
附录 5第114-116页
致谢第116页

论文共116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小学数学活动课的设计与实施研究
下一篇: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中教师共同体建构的个案研究--以南京市雨花台区Y小学为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