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3-5页 |
Abstract | 第5-7页 |
第1章 绪论 | 第10-26页 |
1.1 问题提出 | 第10-11页 |
1.2 研究意义 | 第11-13页 |
1.2.1 理论意义 | 第11-12页 |
1.2.2 实践意义 | 第12-13页 |
1.3 研究综述 | 第13-19页 |
1.3.1 国内研究现状 | 第13-17页 |
1.3.2 国外研究现状 | 第17-19页 |
1.4 研究思路 | 第19-20页 |
1.5 研究方法 | 第20-22页 |
1.5.1 扎根理论研究法 | 第20页 |
1.5.2 文献研究法 | 第20-21页 |
1.5.3 文本分析法 | 第21页 |
1.5.4 计算机辅助分析法 | 第21-22页 |
1.6 技术路线 | 第22-24页 |
1.7 研究的拟创新之处和不足 | 第24-26页 |
1.7.1 研究的拟创新之处 | 第24页 |
1.7.2 研究的拟不足之处 | 第24-26页 |
第2章 核心概念与理论基础 | 第26-38页 |
2.1 核心概念界定 | 第26-30页 |
2.1.1 工匠 | 第26-27页 |
2.1.2 工匠精神 | 第27-28页 |
2.1.3 核心素养 | 第28-29页 |
2.1.4 人才培养 | 第29-30页 |
2.2 理论基础 | 第30-38页 |
2.2.1 职业能力发展的阶段理论 | 第30-32页 |
2.2.2 经验学习理论 | 第32-35页 |
2.2.3 缄默知识理论 | 第35-38页 |
第3章 方法选择与研究过程 | 第38-52页 |
3.1 方法选择 | 第38-40页 |
3.1.1 扎根理论研究法的发展与概述 | 第38-39页 |
3.1.2 扎根理论研究法的主要流派与争议 | 第39-40页 |
3.2 研究过程 | 第40-52页 |
3.2.1 确定研究问题 | 第40-41页 |
3.2.2 资料收集 | 第41页 |
3.2.3 资料分析 | 第41-50页 |
3.2.4 理论饱和度验证 | 第50-52页 |
第4章 研究结果与讨论分析 | 第52-62页 |
4.1 工匠核心素养的理论模型 | 第52-53页 |
4.2 工匠核心素养的基本内涵 | 第53-57页 |
4.2.1 匠技——精湛技艺、知行统一 | 第53-54页 |
4.2.2 匠心——精益求精、独具匠心 | 第54-55页 |
4.2.3 匠魂——责任担当、德艺双馨 | 第55-57页 |
4.3 工匠核心素养的形成与发展 | 第57-59页 |
4.4 工匠核心素养的基本要点与具体表现 | 第59-60页 |
4.5 “匠技”“匠心”和“匠魂”之间的内在联系 | 第60-62页 |
第5章 基于工匠核心素养的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的实践逻辑 | 第62-72页 |
5.1 营造尊重和崇尚工匠精神的良好氛围 | 第62-64页 |
5.2 构建基于六大核心素养的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目标 | 第64-65页 |
5.3 贯彻以学习领域为中心的职业教育课程开发理念 | 第65-67页 |
5.4 实施以项目教学为组织形式的职业教育实践教学 | 第67-69页 |
5.5 完善职业教育与制造业深度融合的现代学徒制 | 第69-72页 |
参考文献 | 第72-78页 |
致谢 | 第78-80页 |
攻读学位期间研究成果 | 第80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