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6-7页 |
Abstract | 第7页 |
第1章 课题陈述 | 第10-12页 |
1.1 题目陈述 | 第10页 |
1.2 研究目的 | 第10页 |
1.3 研究意义 | 第10-12页 |
第2章 研究背景 | 第12-15页 |
2.1 国内开展小实验教学的研究现状 | 第12-14页 |
2.1.1 国内教材对小实验的安排情况 | 第12-13页 |
2.1.2 笔者所在学校小实验的开展情况 | 第13页 |
2.1.3 小实验教学研究情况 | 第13-14页 |
2.2 国外研究物理小实验的情况 | 第14-15页 |
第3章 相关学习理论 | 第15-18页 |
3.1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| 第15页 |
3.2 人本主义学习理论 | 第15-16页 |
3.3 情境认知与学习理论 | 第16-17页 |
3.4 多元智能理论 | 第17-18页 |
第4章 本研究的方法、思路、样本分析、研究工具 | 第18-21页 |
4.1 本研究所采用的方法 | 第18页 |
4.2 研究思路 | 第18页 |
4.3 样本分析 | 第18-19页 |
4.4 测量工具 | 第19-21页 |
4.4.1 物理学习兴趣调查问卷 | 第19页 |
4.4.2 威廉姆斯创造性倾向量表 | 第19-20页 |
4.4.3 学习成绩测试卷 | 第20-21页 |
第5章 实验研究 | 第21-46页 |
5.1 物理课堂小实验教学设计 | 第21-40页 |
5.1.1 课堂小实验内容设计及时间安排 | 第21页 |
5.1.2 物理课堂小实验教学设计案例:浮力的利用 | 第21-23页 |
5.1.3 物理课堂小实验实验设计 | 第23-40页 |
5.1.3.1 自制橡皮筋测力计 | 第23-25页 |
5.1.3.2 自制水平仪 | 第25-26页 |
5.1.3.3 自制水平尺 | 第26-27页 |
5.1.3.4 悬挂法找重心实验 | 第27-28页 |
5.1.3.5 棋子实验 | 第28-30页 |
5.1.3.6 筷子提米实验 | 第30-31页 |
5.1.3.7 探究影响液体压强大小的因素 | 第31-32页 |
5.1.3.8 自制气压计及同材料实验仪器对比 | 第32-34页 |
5.1.3.9 吹漏斗乒乓球实验 | 第34-35页 |
5.1.3.10 浮力产生原因 | 第35页 |
5.1.3.11 制作小船 | 第35-36页 |
5.1.3.12 自制密度计 | 第36页 |
5.1.3.13 机械能转换器 | 第36-37页 |
5.1.3.14 自制杆秤 | 第37-38页 |
5.1.3.15 机翼模型实验 | 第38-39页 |
5.1.3.16 模拟喷雾器实验 | 第39-40页 |
5.2 实施过程 | 第40-41页 |
5.2.1 问题与假设 | 第40页 |
5.2.1.1 问题 | 第40页 |
5.2.1.2 假设 | 第40页 |
5.2.2 变量分析 | 第40页 |
5.2.2.1 自变量 | 第40页 |
5.2.2.2 因变量 | 第40页 |
5.2.2.3 无关变量及其控制 | 第40页 |
5.2.3 实验过程 | 第40-41页 |
5.3 实验研究结果的统计和分析 | 第41-46页 |
5.3.1 实施课堂小实验前后被试学生物理成绩相关性比较 | 第41页 |
5.3.2 实施课堂小实验前后被试学生学习效果差异性比较 | 第41-42页 |
5.3.3 实施课堂小实验前后不同学业水平学生间物理成绩比较 | 第42-43页 |
5.3.4 实施课堂小实验前后不同学业水平学生间物理学习兴趣水平比较 | 第43页 |
5.3.5 实施课堂小实验前后不同学业水平学生间创造力水平比较 | 第43-44页 |
5.3.6 不同学业水平学生间实施课堂小实验前后与后期跟踪物理成绩比较 | 第44-46页 |
第6章 研究结论及建议 | 第46-48页 |
6.1 结论分析 | 第46页 |
6.2 教学建议 | 第46-47页 |
6.3 研究的局限性 | 第47-48页 |
参考文献 | 第48-49页 |
致谢 | 第49-50页 |
附录一 中学生物理学习兴趣量表 | 第50-52页 |
附录二 威廉斯创造力倾向量表 | 第52-54页 |
附录三 学生物理测试成绩、学习兴趣测试成绩统计表 | 第54-55页 |
附录四 学生创造能力测试成绩统计表 | 第55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