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文化、科学、教育、体育论文--学前教育、幼儿教育论文--各科教学法、教材论文--美术论文

幼儿园美术欣赏活动中师幼互动行为研究

摘要第4-6页
ABSTRACT第6-7页
1 引言第11-19页
    1.1 选题缘由第11-12页
        1.1.1 幼儿美术欣赏活动实施的必要性第11页
        1.1.2 幼儿美术活动中欣赏活动的开展较少第11页
        1.1.3 幼儿美术欣赏活动中师幼互动不足第11-12页
        1.1.4 幼儿美术欣赏活动中师幼互动不够科学第12页
    1.2 本课题研究的意义第12页
        1.2.1 理论意义第12页
        1.2.2 实践意义第12页
    1.3 研究现状概述第12-17页
        1.3.1 关于幼儿园美术欣赏的研究第13-14页
        1.3.2 关于师幼互动的研究第14-16页
        1.3.3 文献述评第16-17页
    1.4 核心概念的界定第17-19页
        1.4.1 幼儿园美术欣赏活动的概念第17页
        1.4.2 师幼互动的概念第17-19页
2 研究设计第19-26页
    2.1 研究目标及主要内容第19页
        2.1.1 研究目标第19页
        2.1.2 研究内容第19页
        2.1.3 拟解决的关键问题第19页
    2.2 研究方法第19-20页
        2.2.1 观察法第19-20页
        2.2.2 文献法第20页
        2.2.3 案例法第20页
        2.2.4 访谈法第20页
    2.3 研究场域与研究样本第20-21页
        2.3.1 研究场域第20页
        2.3.2 研究样本的选择第20-21页
    2.4 研究工具第21-26页
        2.4.1 弗兰德斯互动分析系统(FIAS)的简介第21-23页
        2.4.2 弗兰德斯矩阵表格的数据分析第23-26页
3 研究结果与分析第26-33页
    3.1 基于弗兰德斯活动分析系统的活动数据分析第26-29页
        3.1.1 活动结构分析第26-27页
        3.1.2 各年龄段幼儿语言能力分析第27页
        3.1.3 教师倾向或风格分析第27-28页
        3.1.4 教师提问类型分析第28-29页
    3.2 对美术欣赏活动中师幼互动研究结果的整合分析第29-33页
        3.2.1 师幼互动的类型第29-30页
        3.2.2 师幼互动的内容第30页
        3.2.3 师幼互动的时机第30-31页
        3.2.4 师幼互动的语言第31-32页
        3.2.5 师幼互动的效果第32-33页
4 幼儿园美术欣赏活动中师幼互动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第33-42页
    4.1 幼儿园美术欣赏活动中师幼互动存在的问题第33-34页
        4.1.1 师幼互动形式单一,内容固定第33页
        4.1.2 教师占主体地位,幼儿的主体地位易被忽视第33页
        4.1.3 教师言语内容缺乏情感,且具有高控制性第33-34页
        4.1.4 教师提问模式化,以封闭式提问为主,幼儿被动回应第34页
    4.2 问题的原因分析第34-42页
        4.2.1 外部原因第34-36页
        4.2.2 内部原因第36-42页
5 幼儿园美术欣赏活动中师幼互动的对策第42-51页
    5.1 加大师幼互动的情感投入,营造轻松愉快的互动氛围第42-43页
        5.1.1 建立平等温馨的师幼互动心理环境第42页
        5.1.2 让幼儿感受互动的温暖,降低对幼儿的高度控制第42-43页
    5.2 转变教师观念,提升幼儿在师幼互动中的主体地位第43-45页
        5.2.1 尊重幼儿的主体地位,提高幼儿的话语权第43-44页
        5.2.2 尊重幼儿的个体差异性,平等对待每个幼儿第44-45页
    5.3 提升教师自身素养,师幼在互动中教学相长第45-47页
        5.3.1 提升教师的美术素养,正确理解美术作品第45-46页
        5.3.2 提升教师的教学技能水平,在互动中用教师魅力影响幼儿第46-47页
        5.3.3 提升教师的反思能力,做反思型教师第47页
    5.4 打破传统的问答互动模式,让互动呈现新意,吸引幼儿参与活动第47-48页
        5.4.1 丰富欣赏活动的互动形式,让互动活起来第47页
        5.4.2 根据幼儿年龄特点选择合适的互动模式第47-48页
    5.5 选择适合幼儿年龄特点的欣赏作品,确保教师与幼儿、幼儿与作品互动的有效性第48-51页
        5.5.1 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选择美术欣赏作品第48页
        5.5.2 鼓励幼儿与作品对话,确保师幼互动的有效性第48-49页
        5.5.3 开辟多种通道让幼儿与美术作品进行互动第49-51页
6 结论与展望第51-53页
    6.1 结论第51页
    6.2 展望第51-53页
参考文献第53-55页
附录一第55-56页
附录二第56-57页
致谢第57页

论文共57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马丁·布伯道德教育思想及其对我国学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启示
下一篇:新疆地区幼儿园教师职业生存状态研究--以伊宁县为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