绿色低碳桥梁评价体系研究
致谢 | 第5-6页 |
摘要 | 第6-7页 |
ABSTRACT | 第7页 |
1 绪论 | 第11-20页 |
1.1 研究背景及意义 | 第11-12页 |
1.1.1 研究背景 | 第11-12页 |
1.1.2 研究意义 | 第12页 |
1.2 研究对象与内容 | 第12-14页 |
1.2.1 研究对象 | 第12-13页 |
1.2.2 研究内容 | 第13-14页 |
1.3 国内外研究现状 | 第14-18页 |
1.3.1 国外研究现状 | 第15-16页 |
1.3.2 国内研究现状 | 第16-18页 |
1.4 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| 第18-20页 |
1.4.1 确定指标内容的研究方法 | 第18页 |
1.4.2 确定指标权重的研究方法 | 第18-19页 |
1.4.3 技术路线 | 第19-20页 |
2 基础理论分析 | 第20-26页 |
2.1 可持续发展 | 第20-21页 |
2.2 绿色发展 | 第21页 |
2.3 模糊综合评价法理论 | 第21-24页 |
2.3.1 模糊综合评价法的原理 | 第22页 |
2.3.2 具体实施过程 | 第22-24页 |
2.3.3 模糊综合评价指标权重系数确定 | 第24页 |
2.4 专家调查法 | 第24-25页 |
2.5 熵权法 | 第25-26页 |
3 绿色低碳桥梁评价体系的建立 | 第26-52页 |
3.1 桥梁工程项目评价和热点工作归纳 | 第26页 |
3.2 我国桥梁绿色环保现存问题 | 第26-27页 |
3.3 绿色低碳桥梁评价体系的设计原则 | 第27-28页 |
3.3.1 指标要全面、系统,具有普适性 | 第27页 |
3.3.2 指标评价要切实可行、可操作 | 第27页 |
3.3.3 指标要统筹考虑桥梁的全生命周期 | 第27-28页 |
3.4 绿色低碳桥梁评价因素分析 | 第28-32页 |
3.4.1 桥梁项目位置选择与环境影响 | 第29-30页 |
3.4.2 桥梁项目采用的材料 | 第30-31页 |
3.4.3 桥梁项目施工组织采用的技术 | 第31页 |
3.4.4 桥梁项目运维方式 | 第31-32页 |
3.5 绿色低碳桥梁评价体系设计 | 第32-43页 |
3.5.1 评价体系架构的设计 | 第32页 |
3.5.2 评价指标体系的构成 | 第32-36页 |
3.5.3 指标说明 | 第36-43页 |
3.6 绿色低碳桥梁评价方法 | 第43-52页 |
3.6.1 评估指标权重的设定 | 第43-50页 |
3.6.2 绿色低碳桥梁评价方法的建立 | 第50-52页 |
4 绿色低碳桥梁评价体系的实证研究 | 第52-63页 |
4.1 胶州湾跨海大桥工程的基本信息 | 第52-53页 |
4.2 胶州湾大桥绿色低碳评级 | 第53-59页 |
4.2.1 确定评价等级标准 | 第53页 |
4.2.2 指标打分依据 | 第53-59页 |
4.2.3 项目综合得分评估 | 第59页 |
4.3 项目评价总结 | 第59-60页 |
4.4 提升桥梁工程绿色低碳建设水平的策略研究 | 第60-63页 |
4.4.1 推广桥梁工程绿色设计理念 | 第60-61页 |
4.4.2 建立桥梁工程施工阶段的绿色环保标准 | 第61-62页 |
4.4.3 规范桥梁项目运维管理阶段的行为 | 第62页 |
4.4.4 优化桥梁项目的市场资源配置 | 第62-63页 |
5 结论与展望 | 第63-64页 |
5.1 结论 | 第63页 |
5.2 展望 | 第63-64页 |
参考文献 | 第64-66页 |
附录A | 第66-71页 |
附录B | 第71-72页 |
作者简历及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| 第72-74页 |
学位论文数据集 | 第74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