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语言、文字论文--汉语论文--语义、词汇、词义(训诂学)论文--近代词汇论文

从文化传播看近代汉语外来词的传承

摘要第5-6页
Abstract第6-7页
绪论第10-17页
    一、近代汉语外来词的概念第10-12页
    二、近代汉语外来词的产生和特点第12-14页
    三、近代汉语外来词的研究意义第14页
    四、近代汉语外来词研究现状第14-16页
    五、研究方法第16-17页
第一章 接触——近代汉语外来词的传入第17-25页
    第一节 近代汉语外来词传入的基础第17-19页
        一、早期传教活动奠定思想、文化基础第17-18页
        二、早期的商业活动与洋泾浜语的产生奠定语言基础第18-19页
    第二节 近代汉语外来词传入的转变第19-21页
        一、鸦片战争的爆发与汉语外来词的被迫接收第19页
        二、洋务运动与西方物质、科学性名词的传入第19-20页
        三、戊戌变法与政治制度、社会历史性名词的引入第20-21页
    第三节 近代汉语外来词传入的高潮第21-22页
        一、五四时期外来词的大量涌入第21页
        二、五四时期外来词在全国范围内的扩散第21-22页
    第四节 近代汉语外来词的传入特点第22-25页
        一、传入来源的多样化第22页
        二、传入过程的阶段性第22-23页
        三、传入途径的多样性第23-24页
        四、传播内容的丰富性第24-25页
第二章 选择——近代汉语外来词的淘汰与保留第25-30页
    第一节 近代汉语外来词的选择过程第25-27页
        一、早期以音译外来词为主第25-26页
        二、音译到音译的表意化第26-27页
        三、音译的回潮第27页
    第二节 近代汉语外来词的选择规律第27-30页
        一、音译词与意译词的竞争第28页
        二、双音节词或三音节词取代多音节词第28-29页
        三、符合大众阅读和心理习惯的外来词占优第29-30页
第三章 融合——近代汉语外来词的汉化第30-37页
    第一节 汉语外来词的词音汉化第30-32页
        一、音节的调配第31页
        二、附加声调第31-32页
    第二节 汉语外来词的词形汉化第32-34页
        一、词形长短的调整第32页
        二、音译用字的选择第32-33页
        三、日语外来词的调整第33-34页
    第三节 汉语外来词的词义汉化第34-35页
        一、词义的增加第34-35页
        二、词义的缩减第35页
        三、词义的引申第35页
        四、词义的分化第35页
    第四节 汉语外来词汉化的特点第35-37页
第四章 汉民族文化心理与近代汉语外来词的传承第37-45页
    第一节 汉民族文化心理的特征第37-41页
        一、兼容并包第37-38页
        二、保守中庸第38-39页
        三、语言拜物与禁忌第39-40页
        四、实用主义第40-41页
    第二节 汉民族文化心理的变迁对外来词传承的影响第41-43页
        一、早期的固步自封构成对外来词传入的抗拒第41-42页
        二、中期封闭心理的松动推动外来词的大量引入第42页
        三、后期的开放心理促成外来词的融合与发展第42-43页
    第三节 近代汉语外来词的传承对汉民族文化心理的影响第43-45页
        一、近代汉语外来词促进了先进社会科学知识的引进第43-44页
        二、近代汉语外来词的传入促进了汉民族思想开放第44-45页
总结第45-46页
参考文献第46-48页
致谢第48页

论文共48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基于翻译写作过程的汉英翻译能力研究
下一篇:针对中高级外国学生《老子》思想文化教材的设计