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5-7页 |
ABSTRACT | 第7-8页 |
第一章 绪论 | 第11-18页 |
1.1 研究背景 | 第11-13页 |
1.1.1 以RFID技术为代表的创新信息技术蓬勃发展 | 第11-12页 |
1.1.2 企业采纳创新信息技术有利有弊 | 第12-13页 |
1.2 研究问题 | 第13-14页 |
1.2.1 理论意义 | 第13-14页 |
1.2.2 实践意义 | 第14页 |
1.2.3 创新点 | 第14页 |
1.3 研究方法 | 第14-16页 |
1.3.1 倾向得分匹配(PSM) | 第14-15页 |
1.3.2 事件分析法 | 第15-16页 |
1.4 研究思路与框架 | 第16-18页 |
第二章 文献综述 | 第18-25页 |
2.1 创新信息技术与RFID技术 | 第18-19页 |
2.2 信息技术采纳对企业的影响 | 第19-20页 |
2.3 信息技术采纳对企业权益资本成本的影响 | 第20-21页 |
2.4 影响企业采纳信息技术效果的因素 | 第21-25页 |
第三章 理论模型与研究设计 | 第25-35页 |
3.1 研究假设 | 第25-28页 |
3.1.1 创新信息技术采纳对企业权益资本成本的影响 | 第25页 |
3.1.2 影响企业采纳效果的调节因素 | 第25-28页 |
3.2 变量定义 | 第28-30页 |
3.2.1 因变量 | 第28-29页 |
3.2.2 调节变量 | 第29-30页 |
3.3 样本选择与数据来源 | 第30-31页 |
3.4 模型设定 | 第31-33页 |
3.4.1 定义事件窗口期 | 第31页 |
3.4.2 识别样本企业的对照企业 | 第31-33页 |
3.4.3 计算超额权益资本成本 | 第33页 |
3.5 本章小结 | 第33-35页 |
第四章 数据分析与讨论 | 第35-48页 |
4.1 描述性统计分析 | 第35-37页 |
4.2 企业权益资本成本变化情况分析 | 第37-38页 |
4.3 影响企业采纳效果的调节因素分析 | 第38-46页 |
4.3.1 单因素方差分析 | 第38-39页 |
4.3.2 相关性分析 | 第39-41页 |
4.3.3 线性回归分析 | 第41-46页 |
4.4 本章小结 | 第46-48页 |
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| 第48-51页 |
5.1 研究结论与讨论 | 第48-49页 |
5.2 研究贡献与实践启示 | 第49页 |
5.3 本文的局限性与未来研究方向 | 第49-51页 |
参考文献 | 第51-56页 |
附录 | 第56-58页 |
致谢 | 第58-59页 |
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| 第59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