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2-3页 |
abstract | 第3-4页 |
第1章 绪论 | 第8-10页 |
1.1 研究背景 | 第8页 |
1.2 研究目的 | 第8-9页 |
1.3 研究问题 | 第9页 |
1.4 研究意义 | 第9-10页 |
第2章 文献综述 | 第10-26页 |
2.1 基本概念界定 | 第10-15页 |
2.1.1 辅导员 | 第10-13页 |
2.1.2 职业生涯周期 | 第13-14页 |
2.1.3 教师的职业生涯周期 | 第14页 |
2.1.4 辅导员的职业生涯周期 | 第14-15页 |
2.2 有关职业生涯发展理论的研究 | 第15-26页 |
2.2.1 职业生涯发展阶段理论 | 第15-18页 |
2.2.2 教师职业生涯周期理论 | 第18-26页 |
第3章 研究设计 | 第26-36页 |
3.1 研究理论框架 | 第26-27页 |
3.2 研究思路 | 第27-28页 |
3.3 研究方法 | 第28-36页 |
3.3.1 访谈对象 | 第28页 |
3.3.2 访谈提纲 | 第28-29页 |
3.3.3 访谈过程 | 第29页 |
3.3.4 编码 | 第29-35页 |
3.3.5 研究方法反思 | 第35-36页 |
第4章 研究结果 | 第36-60页 |
4.1 辅导员入职前期 | 第36-38页 |
4.1.1 基本特征 | 第36-37页 |
4.1.2 影响因素 | 第37页 |
4.1.3 专业成长需求 | 第37-38页 |
4.2 辅导员入职初期 | 第38-42页 |
4.2.1 基本特征 | 第39页 |
4.2.2 影响因素 | 第39页 |
4.2.3 专业成长需求 | 第39-42页 |
4.3 辅导员能力建构时期 | 第42-44页 |
4.3.1 基本特征 | 第42页 |
4.3.2 影响因素 | 第42页 |
4.3.3 专业成长需求 | 第42-44页 |
4.4 辅导员热情与成长期 | 第44-48页 |
4.4.1 基本特征 | 第45页 |
4.4.2 影响因素 | 第45页 |
4.4.3 专业成长需求 | 第45-48页 |
4.5 辅导员职业挫折期 | 第48-51页 |
4.5.1 基本特征 | 第48页 |
4.5.2 影响因素 | 第48-49页 |
4.5.3 专业成长需求 | 第49-51页 |
4.6 辅导员职业稳定期 | 第51-54页 |
4.6.1 基本特征 | 第52页 |
4.6.2 影响因素 | 第52页 |
4.6.3 专业成长需求 | 第52-54页 |
4.7 辅导员职业消退期 | 第54-56页 |
4.7.1 基本特征 | 第54页 |
4.7.2 影响因素 | 第54-55页 |
4.7.3 专业成长需求 | 第55-56页 |
4.8 辅导员职业离岗期 | 第56-60页 |
4.8.1 基本特征 | 第56页 |
4.8.2 影响因素 | 第56-57页 |
4.8.3 专业成长需求 | 第57-60页 |
第5章 讨论与总结 | 第60-70页 |
5.1 辅导员职业生涯发展阶段的基本特征 | 第60-61页 |
5.2 影响辅导员职业生涯发展的因素 | 第61-62页 |
5.2.1 个人环境的影响 | 第61页 |
5.2.2 组织环境的影响 | 第61-62页 |
5.3 辅导员职业生涯发展的专业成长需求 | 第62-63页 |
5.3.1 理论与实践需求 | 第62页 |
5.3.2 反思与更新需求 | 第62页 |
5.3.3 情感与价值需求 | 第62-63页 |
5.4 促进辅导员职业生涯发展的若干建议 | 第63-66页 |
5.4.1 入职前期进行职业诊断,定位生涯目标 | 第63页 |
5.4.2 入职初期提供同行指导计划,帮助熟悉业务 | 第63-64页 |
5.4.3 能力建构期给予学术支持,提升专业技能 | 第64页 |
5.4.4 热情成长期分工明确,加以激励措施 | 第64-65页 |
5.4.5 职业挫折期创新评价机制,增强工作动力 | 第65页 |
5.4.6 职业稳定期适当减轻工作量,提供专业指导 | 第65-66页 |
5.4.7 职业消退期分享领导机会,给予人文关怀 | 第66页 |
5.4.8 离岗期提供新的出路,探索发展新空间 | 第66页 |
5.5 需要进一步探讨的问题 | 第66-70页 |
参考文献 | 第70-74页 |
附录 | 第74-76页 |
致谢 | 第76-77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