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1-4页 |
Abstract | 第4-7页 |
绪论 | 第7-14页 |
·鸠摩罗什和《维摩诘所说经》 | 第7-8页 |
·鸠摩罗什其人 | 第7页 |
·《维摩诘所说经》及其版本问题 | 第7-8页 |
·本课题研究意义及文献综述 | 第8-10页 |
·本课题研究意义 | 第8-9页 |
·文献综述 | 第9-10页 |
·本课题的研究方法和步骤 | 第10-11页 |
·本课题的研究方法 | 第10页 |
·本课题研究步骤 | 第10-11页 |
·《维摩诘所说经》词汇研究现状及价值 | 第11页 |
·双音词判定标准 | 第11-14页 |
1《维摩诘所说经》双音词产生的年代 | 第14-44页 |
·产生于先秦的双音词 | 第14-15页 |
·产生于两汉的双音词 | 第15-17页 |
·产生于三国两晋的双音词 | 第17-18页 |
·产生于南北朝的新词新义 | 第18-44页 |
·产生于南北朝的新词 | 第19-35页 |
·产生于南北朝的新义 | 第35-44页 |
2《维摩诘经》双音词构词分析 | 第44-63页 |
·语音造词:《维摩诘经》中的单纯双音词 | 第44-45页 |
·联绵词 | 第44页 |
·音译词 | 第44-45页 |
·语法造词:《维摩诘经》中的双音合成词 | 第45-60页 |
·并列式双音词 | 第46-49页 |
·偏正式双音词 | 第49-51页 |
·动宾式双音词 | 第51-53页 |
·主谓式双音词 | 第53页 |
·动补式双音词 | 第53-54页 |
·附加式双音词 | 第54-60页 |
·重叠式双音词 | 第60页 |
·综合造词:《维摩诘经》中的合壁双音词 | 第60-61页 |
·小结 | 第61-63页 |
3《维摩诘经》佛教词汇研究 | 第63-73页 |
·从语义分类 | 第63-64页 |
·表示佛教义理的词,即表示佛教特有概念的词 | 第63-64页 |
·表示佛教相关宗教活动的词 | 第64页 |
·表示宗教生活用具与居所的词 | 第64页 |
·表示称谓名号类,即指与佛教有关的各类佛、鬼神、人物的名称的词 | 第64页 |
·从佛教词语翻译的方式来分类 | 第64-71页 |
·通过音译(包括音译兼义)的方式产生 | 第64页 |
·通过意译的方式产生 | 第64-71页 |
·佛教词汇与现代汉语词汇比较 | 第71-73页 |
4 同经异译词汇研究 | 第73-79页 |
·同经异译反映佛教词汇的变化 | 第73-76页 |
·同经异译反映一般词汇的变化(以支谦、罗什译经为例) | 第76-79页 |
·单音节——双音节 | 第76-77页 |
·双音节——单音节 | 第77-79页 |
结语 | 第79-81页 |
参考文献 | 第81-84页 |
致谢 | 第84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