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1-4页 |
Abstract | 第4-10页 |
绪论 | 第10-14页 |
·研究目的和研究对象 | 第10-11页 |
·研究现状 | 第11-13页 |
·研究方法 | 第13-14页 |
第一章 副词的定义和分类 | 第14-19页 |
·副词的定义 | 第14-15页 |
·副词的判别标准 | 第15-17页 |
·副词与形容词相比较 | 第15页 |
·副词和时间名词相比较 | 第15-16页 |
·副词和代词相比较 | 第16页 |
·副词和连词相比较 | 第16-17页 |
·副词的分类 | 第17-19页 |
第二章《京本通俗小说》副词静态描写——共时篇 | 第19-88页 |
·范围副词 | 第19-25页 |
·表总括 | 第19-21页 |
·表限定 | 第21-25页 |
·程度副词 | 第25-31页 |
·表强度 | 第26-29页 |
·表比较度 | 第29-30页 |
·表弱度 | 第30-31页 |
·时间副词 | 第31-48页 |
·表最终 | 第31-32页 |
·表过去、已然 | 第32-33页 |
·表突发、短时 | 第33-37页 |
·表不定时 | 第37-39页 |
·表初始 | 第39-40页 |
·表暂且 | 第40-41页 |
·表持续、时长 | 第41-45页 |
·表将来、未然 | 第45页 |
·表逐渐 | 第45-46页 |
·表进行 | 第46-48页 |
·重复副词 | 第48-52页 |
·数量副词 | 第52-53页 |
·情状方式副词 | 第53-66页 |
·表直接、一直 | 第53-54页 |
·表徒然、无缘由 | 第54-55页 |
·表单独 | 第55-56页 |
·表相互、逐一 | 第56-57页 |
·表协同 | 第57-58页 |
·表特意、随意 | 第58-59页 |
·表亲自 | 第59-60页 |
·表暗自 | 第60-61页 |
·表急忙、连续 | 第61-62页 |
·表只得、只管 | 第62-63页 |
·表好像 | 第63页 |
·表宁愿 | 第63-64页 |
·表其他 | 第64-66页 |
·语气副词 | 第66-83页 |
·表确认、强调语气 | 第66-74页 |
·表示委婉语气 | 第74-75页 |
·表示不定、推测语气 | 第75-77页 |
·表示疑问、反诘语气 | 第77-79页 |
·表示祈使语气 | 第79-80页 |
·表示关系语气 | 第80-83页 |
·否定副词 | 第83-88页 |
·表示单纯否定 | 第83-84页 |
·表示对已然的否定 | 第84-85页 |
·表示对判断的否定 | 第85-86页 |
·表示禁止 | 第86-88页 |
第三章《京本通俗小说》副词的历史层次研究—历时篇 | 第88-97页 |
·上古时期已见副词共115 个(先秦—西汉) | 第88-90页 |
·先秦已见的副词共有91 个 | 第88-90页 |
·见于西汉的副词共有24 个 | 第90页 |
·中古时期的副词共78 个(东汉—隋唐) | 第90-93页 |
·见于东汉的共有12 个 | 第90-91页 |
·见于魏晋南北朝的有27 个 | 第91-92页 |
·见于隋唐的副词共有39 个 | 第92-93页 |
·近代已见的副词共有:97 个(五代—五四) | 第93-97页 |
·见于五代的共有:1 个 | 第93页 |
·见于宋、金的共有53 个 | 第93-94页 |
·见于元、明、清的共有43 个 | 第94-97页 |
第四章《京本通俗小说》副词与现代汉语副词的比较研究 | 第97-101页 |
·《京本通俗小说》中有,现代汉语中也有的副词共有:214 个 | 第97-98页 |
·《京本通俗小说》中有,现代汉语中没有的副词共有:76 个 | 第98页 |
·《京本通俗小说》中没有,仅在现代汉语中有的副词共有:491 个 | 第98-101页 |
第五章《京本通俗小说》副词的特点和构成 | 第101-108页 |
·《京本通俗小说》副词的特点 | 第101-102页 |
·《京本通俗小说》基本具备相对完备的副词体系 | 第101页 |
·《京本通俗小说》副词系统是对上古、中古汉语副词体系的继承和发展 | 第101-102页 |
·双音节副词在《京本通俗小说》中得到发展 | 第102页 |
·《京本通俗小说》双音节副词的构成与分布 | 第102-108页 |
结语 | 第108-109页 |
参考文献 | 第109-112页 |
附录《京本通俗小说》副词总表 | 第112-115页 |
后记 | 第115-116页 |
研究生期间发表论文 | 第116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