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文化、科学、教育、体育论文--学前教育、幼儿教育论文--教学理论、教学法论文

小班幼儿入园适应过程中的师幼互动行为研究

摘要第3-4页
Abstract第4-5页
第一章 绪论第8-23页
    第一节 研究缘起与研究意义第8-10页
        一、研究缘起第8-9页
        二、研究意义第9-10页
    第二节 核心概念界定第10-11页
        一、入园适应第10页
        二、师幼互动行为第10-11页
    第三节 研究综述第11-18页
        一、幼儿入园适应的相关研究第12-16页
        二、关于教师与幼儿互动行为的相关研究第16-18页
    第四节 研究设计第18-23页
        一、研究目标第18-19页
        二、研究问题第19页
        三、研究方法第19-20页
        四、研究过程第20-23页
第二章 入园适应中教师与不同适应类型幼儿互动行为的描述第23-33页
    第一节 小班幼儿入园适应的类型第23-24页
        一、顺应型的幼儿第23页
        二、反复型的幼儿第23-24页
        三、缓慢型的幼儿第24页
    第二节 入园适应中师幼互动行为的类型第24-33页
        一、“顺应型”幼儿的师幼互动行为第24-27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(一) 追随关注—亲切抚慰第25-26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(二) 主动分享—顺势引导第26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(三) 寻求帮助—提供支持第26-27页
        二、“反复型”幼儿的师幼互动行为第27-29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(一) 探索环境—约束命令第27-28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(二) 强烈抗拒—正向鼓励第28-29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(三) 询问表现—规范强化第29页
        三、“缓慢型”幼儿的师幼互动行为第29-33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(一) 特定抗拒—主动转移第29-30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(二) 持续哭泣—约定达成第30-31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(三) 寻求陪伴—延迟满足第31-33页
第三章 入园适应中教师与不同适应类型幼儿互动行为的分析第33-43页
    第一节 入园适应中师幼互动行为的基本特点第33-36页
        一、师幼互动行为发生的方式第33-35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(一) 师幼互动行为发生的方式呈现出情感性接纳第33-34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(二) 师幼互动行为发生的方式呈现出规范性引导第34-35页
        二、师幼互动行为发生的频率随入园时间的增长呈递减趋势第35-36页
    第二节 入园适应师幼互动行为中教师的有效策略第36-39页
        一、情感抚慰策略第36-37页
        二、优点放大策略第37页
        三、规范表达策略第37-38页
        四、表扬跟随策略第38-39页
    第三节 入园适应中师幼互动行为呈现出的问题第39-43页
        一、教师主导的师幼互动行为中呈现出教师“成人感的视域”第39-41页
        二、教师累加策略跟进的无效导致幼儿“行为上的反复”第41-43页
第四章 建议与反思第43-49页
    第一节 建议第43-47页
        一、师幼互动层面:从幼儿的角度与之对话第43-45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(一) 主动接触中给予幼儿情感性接纳第43-44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(二) 适时干预中给予幼儿规范性引导第44-45页
        二、家园合作层面:左手拉右手第45-47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(一) 教师:如实告知、邀请入园第46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(二) 家长:放下焦虑、走进幼儿第46-47页
    第二节 研究反思第47-49页
        一、对研究对象选取的反思第47-48页
        二、对研究方法的反思第48页
        三、研究内容的反思第48-49页
参考文献第49-52页
后记第52页

论文共52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小学低年段语文朗读教学的现状及策略研究--以南京市A小学为例
下一篇:“第一书记”驻村帮扶政策执行情况实证分析--以济阳县为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