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交通运输论文--水路运输论文--船舶驾驶、航海学论文--船舶操纵技术论文--领港术论文

深圳港船舶引航风险综合评估

摘要第6-7页
abstract第7页
第1章 绪论第11-16页
    1.1 研究背景及意义第11-12页
    1.2 国内外研究动态第12-14页
        1.2.1 国外研究现状第13页
        1.2.2 国内研究现状第13-14页
    1.3 论文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第14-16页
        1.3.1 研究方法第14页
        1.3.2 技术路线第14-16页
第2章 基本理论概述第16-23页
    2.1 安全评价理论第16页
    2.2 船舶引航概述第16-18页
        2.2.1 船舶引航的定义第16-17页
        2.2.2 船舶引航作业的流程第17页
        2.2.3 船舶引航分类第17页
        2.2.4 船舶引航的意义第17页
        2.2.5 船舶引航的特殊性第17-18页
    2.3 人-机-环境-管理与FSA第18-23页
        2.3.1 人-机-环境-管理第18页
        2.3.2 FSA产生背景与应用第18-21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2.3.2.1 常用FSA风险评估方法第19-21页
        2.3.3 FSA的优缺点第21页
        2.3.4 常用FSA的步驟第21-23页
第3章 深圳港区引航风险源的识别第23-35页
    3.1 船员第23-25页
        3.1.1 引航员第24-25页
        3.1.2 被引船舶船长和船员第25页
        3.1.3 拖轮船长和船员第25页
    3.2 港区环境因素第25-29页
        3.2.1 自然环境第25-27页
        3.2.2 航道第27页
        3.2.3 码头第27-28页
        3.2.4 交通流密度和方向第28-29页
    3.3 设施设备第29-32页
        3.3.1 岸基港口设施设备第29页
        3.3.2 拖轮设施设备第29-32页
        3.3.3 被引船舶设施设备第32页
    3.4 管理制度第32-35页
        3.4.1 引航站管理制度第33-34页
        3.4.2 被引船管理水平第34页
        3.4.3 交通管理制度第34-35页
第4章 深圳港引航风险指标体系与评估模型第35-49页
    4.1 深圳港引航风险评估指标体系的建立第35页
    4.2 构建影响因素集合第35-37页
    4.3 因素集权重的确定第37页
        4.3.1 层次分析法第37页
    4.4 确定评价指标隶属度第37-38页
    4.5 建立评语集第38页
    4.6 建立深圳港引航风险评估模型第38页
    4.7 反模糊化第38-39页
    4.8 深圳港引航风险评估模型的应用与决策建议第39-49页
        4.8.1 船舶引航风险评价模型的计算第39-44页
        4.8.2 引航风险评估及判断第44-46页
        4.8.3 深圳港引航安全决策建议第46-49页
结论与展望第49-50页
致谢第50-51页
参考文献第51-54页
附录1 深圳港引航风险因素隶属度调查表第54-55页
附录2 深圳港引航风险一级和二级因素调查表第55-56页

论文共56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机载电子系统散热仿真分析与优化设计
下一篇:列车车门与站台屏蔽门联动监控系统研究