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航空、航天论文--航空论文--航空发动机(推进系统)论文--发动机原理论文

大涡模拟在复杂流场中的计算与分析

摘要第4-5页
英文摘要第5页
注释表第12-14页
缩略词第14-15页
第一章 绪论第15-38页
    1.1 研究背景及意义第15-16页
    1.2 数值计算方法第16-19页
        1.2.1 大涡模拟第16-18页
        1.2.2 高精度数值格式第18-19页
    1.3 超声速近壁湍流拟序结构第19-21页
    1.4 激波与湍流附面层相互干扰第21-26页
    1.5 边界层的转捩及影响因素第26-37页
        1.5.1 边界层转捩模式第27-29页
        1.5.2 转捩的影响因素第29-32页
        1.5.3 压气机叶栅边界层发展的实验研究第32-37页
    1.6 本文研究内容第37-38页
第二章 大涡模拟控制方程第38-47页
    2.1 三维可压缩Navier-Stokes方程组第38-40页
        2.1.1 笛卡尔坐标系下的N-S方程第38-39页
        2.1.2 方程的无量纲化第39-40页
    2.2 大涡模拟控制方程形式第40-44页
        2.2.1 直角坐标下方程的形式第40-41页
        2.2.2 曲线坐标下的方程形式第41-44页
    2.3 动态亚格子模型第44-46页
    2.4 本章小结第46-47页
第三章 数值方法及边界条件第47-60页
    3.1 有限体积法第47-48页
    3.2 方程输运项的离散第48-55页
        3.2.1 谱优化的WENO格式第48-53页
        3.2.2 混合形式的格式第53-55页
    3.3 方程耗散项的离散第55-56页
    3.4 方程的时间推进方法第56-57页
        3.4.1 显式时间推进第56-57页
        3.4.2 隐式时间推进第57页
    3.5 并行计算技术第57-59页
    3.6 本章小结第59-60页
第四章 超声速近壁湍流拟序结构特性第60-71页
    4.1 引言第60-61页
    4.2 Van Driest转换第61-62页
    4.3 湍流进口边界条件的给定第62-65页
        4.3.1 几种进口湍流生成方法第62-63页
        4.3.2 合成涡方法(Synthetic Eddy Method)第63-65页
    4.4 计算参数及方法第65-66页
    4.5 计算结果及分析第66-69页
    4.6 本章小结第69-71页
第五章 激波与湍流附面层相互干扰第71-82页
    5.1 引言第71-72页
    5.2 计算模型及边界条件第72-73页
    5.3 计算结果及分析第73-81页
        5.3.1 激波结构第73-74页
        5.3.2 反射激波后分离区变化第74-79页
        5.3.3 激波后湍流脉动特性第79-81页
    5.4 本章小结第81-82页
第六章 低雷诺数压气机叶栅流场大涡模拟第82-92页
    6.1 引言第82-83页
    6.2 计算参数及模型的建立第83-84页
    6.3 边界条件及计算方法第84页
    6.4 稳态计算结果及分析第84-85页
    6.5 非定常计算结果及分析第85-90页
        6.5.1 叶片表面压力及摩擦系数分布第85-87页
        6.5.2 前缘分离转捩第87-90页
        6.5.3 尾缘分离第90页
    6.6 本章小结第90-92页
第七章 总结与展望第92-94页
    7.1 总结第92-93页
    7.2 展望第93-94页
参考文献第94-99页
致谢第99-100页
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第100页

论文共100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基于运动捕捉系统的四旋翼飞行器导航控制技术研究
下一篇:无人直升机轻质机身结构方案设计研究