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文摘要 | 第3-4页 |
英文摘要 | 第4页 |
一、导论 | 第7-20页 |
(一)研究背景与意义 | 第7-9页 |
1. 研究背景 | 第7-9页 |
2. 研究意义 | 第9页 |
(二)研究综述 | 第9-13页 |
1. 关于癌症晚期患者临终关怀的研究 | 第9-11页 |
2. 关于直肠癌晚期患者临终关怀的研究 | 第11-12页 |
3. 关于社会工作介入癌症晚期患者临终关怀的研究 | 第12-13页 |
(三)核心概念界定 | 第13-17页 |
1. 直肠癌晚期 | 第13-15页 |
2. 临终关怀 | 第15-17页 |
(四)相关理论基础 | 第17-18页 |
1. 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 | 第17页 |
2. 社会支持理论 | 第17-18页 |
(五)研究思路和方法 | 第18-20页 |
1. 研究思路 | 第18页 |
2. 研究方法 | 第18-20页 |
二、个案社会工作介入直肠癌晚期患者临终关怀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| 第20-22页 |
(一)个案工作介入直肠癌晚期患者临终关怀的必要性 | 第20-21页 |
(二)个案工作介入直肠癌晚期患者临终关怀的可行性 | 第21-22页 |
三、个案社会工作介入直肠癌晚期患者临终关怀实务过程 | 第22-48页 |
(一)服务对象基本资料 | 第22页 |
(二)接案 | 第22-24页 |
1. 接案前的准备 | 第22-23页 |
2. 拟定初次面谈的提纲 | 第23页 |
3. 安排首次面谈 | 第23-24页 |
(三)预估 | 第24-25页 |
1. 对于接受心理支持和情绪辅导的需求 | 第24-25页 |
2. 对于完成未了心愿,订立遗嘱和与亲友和解的需求 | 第25页 |
3. 对于接受肠造口护理指导和缓解痛症,让身体舒适的需求 | 第25页 |
4. 对于接受生命教育,树立正确死亡观的需求 | 第25页 |
5. 对于患者后事的处理以及家属的哀伤辅导的需求 | 第25页 |
(四)计划 | 第25-29页 |
1. 总目标 | 第26页 |
2. 具体目标 | 第26-27页 |
3. 服务计划 | 第27-29页 |
(五)介入 | 第29-43页 |
1. 早期阶段 | 第29-30页 |
2. 中期阶段 | 第30-40页 |
3. 晚期阶段 | 第40-43页 |
4. 跟踪阶段 | 第43页 |
(六)结案与评估 | 第43-46页 |
1. 结案 | 第43页 |
2. 评估 | 第43-46页 |
(七)实务活动反思 | 第46-48页 |
1. 社会工作者应充分尊重服务对象和家属自决权 | 第46页 |
2. 社会工作者在服务过程中应恰当处理反移情问题 | 第46页 |
3. 社会工作者服务场所的选择可以多样化 | 第46-47页 |
4. 社会工作者在服务过程中应注意语言的运用 | 第47-48页 |
四、专业反思与研究展望 | 第48-50页 |
(一)专业反思 | 第48-49页 |
1. 直肠癌晚期患者“全人全程全家”临终关怀个案工作服务 | 第48-49页 |
2. 个案工作介入直肠癌晚期患者临终关怀服务面临的困难 | 第49页 |
(二)研究展望 | 第49-50页 |
参考文献 | 第50-53页 |
致谢 | 第53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