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4-5页 |
Abstract | 第5-6页 |
1 绪论 | 第10-19页 |
1.1 研究背景与意义 | 第10-12页 |
1.1.1 研究背景 | 第10-11页 |
1.1.2 研究意义 | 第11-12页 |
1.2 翻转课堂研究现状 | 第12-16页 |
1.2.1 国外翻转课堂研究 | 第12-13页 |
1.2.2 国内翻转课堂研究 | 第13-15页 |
1.2.3 小结 | 第15-16页 |
1.3 研究问题 | 第16页 |
1.4 研究思路与方法 | 第16-17页 |
1.4.1 研究思路 | 第16-17页 |
1.4.2 研究方法 | 第17页 |
1.5 论文结构 | 第17-19页 |
2 相关概念界定及研究的理论基础 | 第19-24页 |
2.1 相关概念界定 | 第19-20页 |
2.1.1 任务驱动 | 第19页 |
2.1.2 翻转课堂 | 第19-20页 |
2.1.3 教学模式 | 第20页 |
2.2 研究的理论基础 | 第20-24页 |
2.2.1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| 第20-21页 |
2.2.2 掌握学习理论 | 第21-22页 |
2.2.3 合作学习理论 | 第22-23页 |
2.2.4 混合学习理论 | 第23-24页 |
3 小学信息技术翻转课堂教学模式设计的前期分析 | 第24-32页 |
3.1 调查目的 | 第24页 |
3.2 调查对象和方法 | 第24页 |
3.3 问卷设计 | 第24-25页 |
3.4 数据分析 | 第25-31页 |
3.4.1 学生的信息化学习条件 | 第25-27页 |
3.4.2 学生的信息技术课程学习现状 | 第27-30页 |
3.4.3 学生运用信息技术手段开展学习的能力 | 第30-31页 |
3.5 调查结果总结 | 第31-32页 |
4 基于任务驱动的小学信息技术翻转课堂教学模式设计 | 第32-38页 |
4.1 基于任务驱动的信息技术翻转课堂设计原则 | 第32-33页 |
4.1.1 以学生为中心原则 | 第32页 |
4.1.2 技术辅助互动原则 | 第32-33页 |
4.1.3 驱动任务分层化原则 | 第33页 |
4.1.4 以评价促成长原则 | 第33页 |
4.2 小学信息技术翻转课堂教学模式设计 | 第33-38页 |
4.2.1 基于作业型任务的课前学习 | 第35-36页 |
4.2.2 基于报告型任务的课上学习 | 第36-37页 |
4.2.3 多元评价促进信息技术翻转课堂学习 | 第37-38页 |
5 基于任务驱动的小学信息技术翻转课堂教学实践 | 第38-49页 |
5.1 翻转课堂的课前学习 | 第38-43页 |
5.1.1 学情分析 | 第38-39页 |
5.1.2 教师活动 | 第39-42页 |
5.1.3 学生活动 | 第42-43页 |
5.2 翻转课堂的课上学习 | 第43-45页 |
5.2.1 前期衔接阶段 | 第43-44页 |
5.2.2 汇报演示阶段 | 第44页 |
5.2.3 交流反馈阶段 | 第44-45页 |
5.3 翻转课堂的积分评价 | 第45页 |
5.4 模式实施效果分析 | 第45-49页 |
5.4.1 反馈信息收集与分析 | 第45-47页 |
5.4.2 访谈信息收集与分析 | 第47-49页 |
6 研究总结与展望 | 第49-51页 |
6.1 研究结论 | 第49页 |
6.2 研究不足与展望 | 第49-51页 |
参考文献 | 第51-54页 |
附录A 小学信息技术翻转课堂教学问卷调查 | 第54-56页 |
附录B 部分学生学习行为积分表 | 第56-57页 |
附录C 访谈提纲 | 第57-58页 |
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| 第58-59页 |
致谢 | 第59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