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4-5页 |
abstract | 第5页 |
1.绪论 | 第8-13页 |
1.1 研究的背景 | 第8-9页 |
1.2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| 第9-10页 |
1.3 研究内容、方法、创新点与不足 | 第10-13页 |
1.3.1 研究的思路 | 第10-11页 |
1.3.2 研究方法 | 第11-12页 |
1.3.3 本文创新点 | 第12页 |
1.3.4 本文存在的难度和不足 | 第12-13页 |
2.文献综述 | 第13-17页 |
2.1 审计职业化实质与内涵的文献综述 | 第13页 |
2.2 审计职业化特征和要素的文献综述 | 第13-14页 |
2.3 审计职业化内容中专业胜任力的文献综述 | 第14-15页 |
2.4 职业化程度和制度构想的文献综述 | 第15-17页 |
3.政府审计职业化的概述 | 第17-23页 |
3.1 政府审计职业化的相关概念 | 第17-21页 |
3.1.1 职业化的概念 | 第17-18页 |
3.1.2 政府审计的概念 | 第18-20页 |
3.1.3 政府审计职业化的概念 | 第20-21页 |
3.2 政府审计职业化的必然性与可行性分析 | 第21-23页 |
4.政府审计职业化的横向与纵向比较 | 第23-30页 |
4.1 政府审计职业化的横向比较 | 第23-26页 |
4.1.1 CPA审计与内部审计职业化历程与经验借鉴 | 第23-24页 |
4.1.2 以法官为代表的公务员职业化经验借鉴 | 第24-25页 |
4.1.3 发达国家政府审计职业化经验借鉴 | 第25-26页 |
4.2 我国政府审计职业化发展历程 | 第26-30页 |
5.Z省政府审计队伍职业化现状及成因分析 | 第30-34页 |
5.1 Z省政府审计队伍职业化现状 | 第30-32页 |
5.2 存在的问题及成因分析 | 第32-34页 |
6.政府审计职业化评价体系Z省 | 第34-42页 |
6.1 建立政府审计职业化评价体系的现实意义 | 第34页 |
6.2 Z省政府审计职业化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| 第34-42页 |
6.2.1 Z省政府审计职业化评价指标 | 第34-36页 |
6.2.2 调查问卷设计及结果 | 第36-38页 |
6.2.3 建立权重及计算 | 第38-40页 |
6.2.4 Z省政府审计职业化指数的运用 | 第40-42页 |
7.政府审计职业化的问题及对策建议 | 第42-46页 |
7.1 政府审计职业化困境 | 第42-43页 |
7.2 政府审计职业化的对策建议 | 第43-46页 |
7.2.1 制度环境建设为政府审计职业化保驾护航 | 第43-44页 |
7.2.2 人力资源升级使政府审计管理自成体系 | 第44-45页 |
7.2.3 社会团体组建使政府审计更“接地气” | 第45-46页 |
参考文献 | 第46-48页 |
后记 | 第48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