致谢 | 第7-8页 |
摘要 | 第8-9页 |
Abstract | 第9-10页 |
1 绪论 | 第11-15页 |
1.1 研究背景 | 第11-12页 |
1.2 研究意义 | 第12-14页 |
1.3 研究方法 | 第14-15页 |
2 相关研究 | 第15-17页 |
2.1 国外研究综述 | 第15-16页 |
2.2 国内研究综述 | 第16-17页 |
3 思维导图的理论探讨 | 第17-21页 |
3.1 思维导图的概念 | 第17-18页 |
3.2 思维导图的类型 | 第18-20页 |
3.3 思维导图的作用 | 第20-21页 |
4 小学数学思维导图运用现状调查与分析 | 第21-25页 |
4.1 第二学段学生关于思维导图认识基本问题分析 | 第21-23页 |
4.2 学生对思维导图的认识分析 | 第23-24页 |
4.3 学生对数学学习方法选用情况分析 | 第24-25页 |
5 小学数学教学中有效运用思维导图的实践探索 | 第25-56页 |
5.1 “数与代数”教学中有效运用思维导图的探索 | 第25-34页 |
5.1.1 “数与代数”教学内容具有知识的联系性与生长性 | 第25-27页 |
5.1.2 思维导图运用的教学案例 | 第27-31页 |
5.1.3 思维导图运用中的问题 | 第31-33页 |
5.1.4 思维导图运用的再认识 | 第33-34页 |
5.2 “图形与几何”教学中有效运用思维导图的探索 | 第34-44页 |
5.2.1 “图形与几何”教学内容具有发展性和变化性 | 第34-37页 |
5.2.2 思维导图运用的教学案例 | 第37-41页 |
5.2.3 思维导图运用中的问题 | 第41-43页 |
5.2.4 思维导图运用的再认识 | 第43-44页 |
5.3 “统计与概率”教学中有效运用思维导图的探索 | 第44-50页 |
5.3.1 “统计与概率”教学内容具有分散性和阶段性 | 第44-46页 |
5.3.2 思维导图运用的教学案例 | 第46-48页 |
5.3.3 思维导图运用中的问题 | 第48-49页 |
5.3.4 思维导图运用的再认识 | 第49-50页 |
5.4 “综合与实践”教学中有效运用思维导图的探索 | 第50-56页 |
5.4.1 “综合实践”教学内容具有操作性和实践性 | 第50-51页 |
5.4.2 思维导图运用的教学案例 | 第51-54页 |
5.4.3 思维导图运用中的问题 | 第54-55页 |
5.4.4 思维导图运用的再认识 | 第55-56页 |
6 小学数学教学中有效运用思维导图的步骤与框架 | 第56-59页 |
6.1 有效运用思维导图的步骤 | 第56-58页 |
6.2 有效运用思维导图的框架 | 第58-59页 |
7 小学数学教学中有效运用思维导图的策略 | 第59-71页 |
7.1 运用思维导图进行学情前测,突显数学教学的科学性 | 第59-62页 |
7.2 运用思维导图展示生成过程,突显数学教学的思维性 | 第62-65页 |
7.3 运用思维导图关注个体学生,突显数学教学的有效性 | 第65-67页 |
7.4 运用思维导图丰富数学体验,突显数学教学的生活性 | 第67-69页 |
7.5 运用思维导图融合数学方法,突显问题解决的策略性 | 第69-71页 |
8 总结与展望 | 第71-73页 |
8.1 研究总结 | 第71-72页 |
8.2 研究展望 | 第72-73页 |
参考文献 | 第73-75页 |
附件材料 | 第75-77页 |
作者简历 | 第77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