现代汉语使役性心理动词研究
| 摘要 | 第6-7页 |
| Abstract | 第7-8页 |
| 第一章 绪论 | 第11-16页 |
| 1.1 研究目的与意义 | 第11页 |
| 1.2 研究历史与现状 | 第11-14页 |
| 1.2.1 心理动词的研究历史与现状 | 第11-12页 |
| 1.2.2 配价语法理论的研究历史与现状 | 第12-14页 |
| 1.3 研究方法和语料来源 | 第14-16页 |
| 第二章 使役性心理动词的界定及其价量 | 第16-21页 |
| 2.1 界定的框架体系 | 第16-19页 |
| 2.2 价量考察 | 第19-21页 |
| 第三章 使役性心理动词的价质分析 | 第21-29页 |
| 3.1 使役性心理动词配价的语义性质 | 第21-24页 |
| 3.1.1 主语的语义性质 | 第21-23页 |
| 3.1.2 宾语的语义性质 | 第23-24页 |
| 3.2 配价的语义角色 | 第24-29页 |
| 3.2.1 主语的语义角色 | 第25-26页 |
| 3.2.2 宾语的语义角色 | 第26页 |
| 3.2.3 使役性心理动词的语义角色 | 第26-29页 |
| 第四章 使役性心理动词的价位分析 | 第29-38页 |
| 4.1 配价的语法性质 | 第29-34页 |
| 4.1.1 主语的语法性质 | 第29-33页 |
| 4.1.2 宾语的语法性质 | 第33-34页 |
| 4.2 与程度副词搭配情况考察 | 第34-38页 |
| 第五章 使役性心理动词的价用分析 | 第38-43页 |
| 5.1 配价的省略 | 第38-39页 |
| 5.2 句式的变换 | 第39-43页 |
| 5.2.1 同形转换 | 第39-41页 |
| 5.2.2 变为“把”字句 | 第41页 |
| 5.2.3 变为“被”句 | 第41-43页 |
| 第六章 使役性心理动词的语用分析 | 第43-50页 |
| 6.1 词频统计 | 第43-44页 |
| 6.2 句类分布 | 第44-46页 |
| 6.2.1 陈述句 | 第44页 |
| 6.2.2 疑问句 | 第44-45页 |
| 6.2.3 感叹句 | 第45页 |
| 6.2.4 祈使句 | 第45-46页 |
| 6.3 语体考察 | 第46-50页 |
| 6.3.1 口语语体 | 第46-47页 |
| 6.3.2 文艺语体 | 第47-48页 |
| 6.3.3 政论语体 | 第48-50页 |
| 结语 | 第50-52页 |
| 参考文献 | 第52-56页 |
| 致谢 | 第56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