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文化、科学、教育、体育论文--教育论文--教育心理学论文--学习心理学论文

小学生归因方式、自我意识现状及与学业成绩的关系研究

摘要第4-5页
ABSTRACT第5-6页
1 前言第9-12页
    1.1 问题的提出第9-10页
    1.2 研究意义第10-12页
2 文献综述第12-23页
    2.1 归因方式的研究第12-15页
        2.1.1 归因的概念及相关理论第12-14页
        2.1.2 国外对小学阶段学生归因特点的研究第14页
        2.1.3 我国小学生归因特点的研究现状第14-15页
    2.2 自我意识的概念第15-20页
        2.2.1 自我意识的发展理论第16-18页
        2.2.2 国外对小学阶段学生自我意识发展的研究第18-19页
        2.2.3 我国小学生自我意识发展特点的现状研究第19-20页
    2.3 归因方式、学业成绩与自我意识之间关系的研究第20-23页
        2.3.1 归因方式与学业成绩的关系研究概述第20-21页
        2.3.2 归因方式与自我意识的关系研究概述第21页
        2.3.3 学业成绩与自我意识的关系研究概述第21-22页
        2.3.4 归因方式、学业成绩与自我意识的关系研究概述第22-23页
3 研究方法与过程第23-25页
    3.1 研究目的第23页
    3.2 研究对象第23页
    3.3 研究工具第23-24页
    3.4 研究过程第24页
    3.5 数据处理第24-25页
4 结果与分析第25-32页
    4.1 在自我意识上的统计结果第25-28页
    4.2 在归因方式上的统计结果第28-30页
    4.3 归因方式、学业成绩和自我意识的相关分析第30-32页
5 分析与讨论第32-35页
    5.1 四到六年级学生总体自我意识水平较好第32页
    5.2 四到六年级儿童自我意识存在性别和年级差异第32-33页
    5.3 不同学业成绩的学生在自我意识上有显著差异第33页
    5.4 学生总体倾向于外部归因,归因方式没有年级差异第33页
    5.5 不同学业成绩学生,归因方式上表现出显著性差异第33-34页
    5.6 倾向于外部归因的学生,无论是学业成绩还是自我意识水平都偏低,学业成绩越好的学生,他的自我发展水平越高第34-35页
6 建议与对策第35-38页
    6.1 重视学校心理教育管理,以理论为依托制定心理教育计划第35页
    6.2 在小学阶段,让教师运用正确归因方式对学生进行教育第35-36页
    6.3 关注并培养学生自我意识的发展第36-37页
    6.4 评价体系的完善,让学业不良学生能更全面地了解自己,做出合理归因第37页
    6.5 家校共育,合力培养学生积极归因方式与良好自我意识第37-38页
参考文献第38-40页
附录第40-45页
致谢第45页

论文共45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论网络犯罪及其预防
下一篇:公办幼儿园非在编教师职业认同的现状及管理对策研究--以成都市天府新区为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