辉锐公司交货期改善研究
摘要 | 第3-4页 |
Abstract | 第4-5页 |
第1章 引言 | 第8-11页 |
1.1 论文选题的背景及意义 | 第8-9页 |
1.1.1 研究背景 | 第8页 |
1.1.2 研究意义 | 第8-9页 |
1.2 本文研究内容 | 第9-10页 |
1.3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| 第10-11页 |
1.3.1 研究方法 | 第10页 |
1.3.2 技术路线 | 第10-11页 |
第2章 交货期相关理论概述 | 第11-17页 |
2.1 交货期 | 第11-12页 |
2.2 小批量,多品种生产模式 | 第12-14页 |
2.2.1 产销方式和生产类型 | 第12页 |
2.2.2 多品种小批量制造企业生产特点 | 第12-14页 |
2.3 交货期相关的管理理论方法 | 第14-17页 |
2.3.1 TOC(约束理论) | 第14页 |
2.3.2 流程管理理论 | 第14-15页 |
2.3.3 精益生产理论 | 第15-16页 |
2.3.4 工业工程理论(IE) | 第16-17页 |
第3章 辉锐公司产品交货期现状分析 | 第17-23页 |
3.1 辉锐公司简况 | 第17-20页 |
3.1.1 公司的组织结构图 | 第17-18页 |
3.1.2 公司各部门主要职责 | 第18-20页 |
3.2 辉锐公司产品交货期的状况 | 第20-22页 |
3.3 产品交货期重要影响因素研究 | 第22-23页 |
第4章 辉锐公司订单处理流程的优化 | 第23-34页 |
4.1 辉锐公司现有订单处理流程 | 第23-25页 |
4.2 订单处理流程中存在的问题 | 第25-29页 |
4.2.1 订单评审时机不适宜 | 第25-27页 |
4.2.2 样品到量产过渡不顺畅 | 第27-28页 |
4.2.3 订单处理流程信息流通不通畅 | 第28-29页 |
4.3 订单处理流程改善 | 第29-34页 |
4.3.1 订单评审的改善 | 第29-31页 |
4.3.2 产品研发到生产量产的改善 | 第31-32页 |
4.3.3 组织结构改善 | 第32-34页 |
第5章 辉锐公司采购和生产排程的优化 | 第34-43页 |
5.1 辉锐公司原材料采购分析及改善 | 第34-38页 |
5.1.1 原材料采购周期分析及改善 | 第34-36页 |
5.1.2 供应商管理分析及改善 | 第36-37页 |
5.1.3 原材料通用性分析及改善 | 第37-38页 |
5.2 辉锐公司生产排程分析及改善 | 第38-43页 |
5.2.1 生产排程的方法 | 第38-39页 |
5.2.2 辉锐公司生产排程分析 | 第39-41页 |
5.2.3 生产排程的优化 | 第41-43页 |
第6章 辉锐公司工艺制程优化 | 第43-52页 |
6.1 精益生产价值流及价值流图 | 第43页 |
6.2 辉锐公司的制造价值流图分析 | 第43-48页 |
6.2.1 制造工艺价值流分析及改善 | 第43-46页 |
6.2.2 制造车间生产线布局分析及改善 | 第46-48页 |
6.3 辉锐公司的工艺操作分析 | 第48-52页 |
6.3.1 工业工程(IE)动作分析 | 第48页 |
6.3.2 清洁站工序动作分析改善 | 第48-52页 |
第7章 结论与展望 | 第52-54页 |
参考文献 | 第54-56页 |
致谢 | 第56-57页 |
个人简历、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| 第57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