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4-6页 |
ABSTRACT | 第6-7页 |
第一章 绪论 | 第10-16页 |
1.1 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 | 第10-12页 |
1.1.1 研究背景 | 第10-11页 |
1.1.2 研究意义 | 第11-12页 |
1.2 研究思路、方法和框架 | 第12-15页 |
1.2.1 研究思路 | 第12-13页 |
1.2.2 研究方法 | 第13页 |
1.2.3 研究框架 | 第13-15页 |
1.3 研究创新点 | 第15-16页 |
第二章 文献综述 | 第16-24页 |
2.1 相关概念界定 | 第16-20页 |
2.1.1 政府审计的概念 | 第16-18页 |
2.1.2 中央企业的概念 | 第18-19页 |
2.1.3 公司绩效的概念 | 第19-20页 |
2.2 政府审计功能 | 第20-23页 |
2.2.1 政府审计功能的研究 | 第20-21页 |
2.2.2 政府审计对经济权力监督 | 第21页 |
2.2.3 政府审计与国家经济安全 | 第21-22页 |
2.2.4 政府审计的治理功能 | 第22-23页 |
2.3 我国政府审计对公司绩效影响的研究 | 第23页 |
2.4 文献综述小结 | 第23-24页 |
第三章 理论分析 | 第24-31页 |
3.1 相关理论基础 | 第24-26页 |
3.1.1 公司治理理论 | 第24-25页 |
3.1.2 公共受托经济责任理论 | 第25-26页 |
3.2 我国政府审计在央企控股上市公司治理中的作用 | 第26-29页 |
3.2.1 央企控股上市公司治理结构存在的问题 | 第26-27页 |
3.2.2 我国政府审计对央企控股上市公司的治理机制 | 第27-29页 |
3.3 我国政府审计对央企控股上市公司绩效的影响 | 第29-31页 |
3.3.1 我国政府审计过程中发现央企控股上市公司存在的问题 | 第29-30页 |
3.3.2 我国政府审计影响央企控股上市公司绩效 | 第30-31页 |
第四章 研究设计 | 第31-35页 |
4.1 研究假设 | 第31-32页 |
4.2 样本选择 | 第32页 |
4.3 变量定义与模型构建 | 第32-35页 |
第五章 实证分析 | 第35-41页 |
5.1 描述性分析 | 第35-36页 |
5.2 相关性分析 | 第36-37页 |
5.3 回归分析 | 第37-38页 |
5.3.1 政府审计选择央企控股上市公司的倾向性分析 | 第37-38页 |
5.3.2 政府审计对央企控股上市公司绩效的影响分析 | 第38页 |
5.4 稳健性测试 | 第38-39页 |
5.5 小结 | 第39-41页 |
第六章 研究结论、政策启示与未来展望 | 第41-45页 |
6.1 研究结论 | 第41页 |
6.2 政策建议 | 第41-43页 |
6.3 研究局限性和未来展望 | 第43-45页 |
参考文献 | 第45-49页 |
后记 | 第49-50页 |
攻读硕士学位期间论文发表及科研情况 | 第50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