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3-4页 |
Abstract | 第4-5页 |
第1章 绪论 | 第8-26页 |
1.1 引言 | 第8页 |
1.2 研究意义 | 第8-9页 |
1.2.1 理论意义 | 第8-9页 |
1.2.2 实践意义 | 第9页 |
1.3 人际问题解决策略的研究综述 | 第9-18页 |
1.3.1 人际问题解决策略的相关概念及内涵 | 第9-11页 |
1.3.2 人际问题解决模式与策略 | 第11-15页 |
1.3.3 人际问题解决策略与儿童的发展 | 第15-16页 |
1.3.4 儿童人际问题解决策略的影响因素 | 第16-18页 |
1.3.5 对儿童人际问题解决策略的评价 | 第18页 |
1.4 社会退缩的研究综述 | 第18-21页 |
1.4.1 社会退缩的概念 | 第18-19页 |
1.4.2 害羞的概念及研究综述 | 第19-20页 |
1.4.3 社交淡漠的概念及研究综述 | 第20-21页 |
1.5 社会退缩与人际问题解决策略 | 第21-23页 |
1.6 问题提出 | 第23-25页 |
1.7 研究内容 | 第25-26页 |
第2章 研究设计 | 第26-32页 |
2.1 研究目的与研究假设 | 第26页 |
2.1.1 研究目的 | 第26页 |
2.1.2 研究假设 | 第26页 |
2.2 研究方法 | 第26-32页 |
2.2.1 研究对象 | 第26-27页 |
2.2.2 研究工具 | 第27-32页 |
第3章 研究结果 | 第32-43页 |
3.1 儿童人际问题解决策略的描述性统计结果 | 第32-37页 |
3.1.1 人际问题解决策略的数量 | 第32页 |
3.1.2 人际问题解决策略的类型 | 第32-35页 |
3.1.3 人际问题解决策略的有效性 | 第35页 |
3.1.4 人际问题解决策略的适当性 | 第35-36页 |
3.1.5 人际问题解决策略的原因 | 第36-37页 |
3.2 不同社会退缩儿童人际问题解决策略的结果分析 | 第37-43页 |
3.2.1 不同社会退缩儿童人际问题解决策略的数量 | 第38页 |
3.2.2 不同社会退缩儿童人际问题解决策略的类型 | 第38-40页 |
3.2.3 不同社会退缩儿童人际问题解决策略的有效性 | 第40-41页 |
3.2.4 不同社会退缩儿童人际问题解决策略的适当性 | 第41-42页 |
3.2.5 不同社会退缩儿童人际问题解决策略的原因 | 第42-43页 |
第4章 分析和讨论 | 第43-53页 |
4.1 儿童人际问题解决策略发展特点的分析 | 第43-47页 |
4.1.1 儿童人际问题解决策略数量的分析 | 第43页 |
4.1.2 儿童人际问题解决策略类型的分析 | 第43-45页 |
4.1.3 儿童人际问题解决策略有效性的分析 | 第45页 |
4.1.4 儿童人际问题解决策略适当性的分析 | 第45-46页 |
4.1.5 儿童人际问题解决策略原因的分析 | 第46-47页 |
4.2 不同社会退缩儿童人际问题解决策略的分析 | 第47-53页 |
4.2.1 不同社会退缩儿童人际问题解决策略数量的分析 | 第47-48页 |
4.2.2 不同社会退缩儿童人际问题解决策略类型的分析 | 第48-49页 |
4.2.3 不同社会退缩儿童人际问题解决策略有效性的分析 | 第49-50页 |
4.2.4 不同社会退缩儿童人际问题解决策略适当性的分析 | 第50-51页 |
4.2.5 不同社会退缩儿童人际问题解决策略原因的分析 | 第51-53页 |
第5章 研究结论 | 第53-55页 |
第6章 教育建议 | 第55-57页 |
6.1 重视害羞儿童和社交淡漠儿童的人际问题,注重因材施教 | 第55页 |
6.2 关注害羞儿童和社交淡漠儿童面临人际问题时的想法与技能 | 第55-56页 |
6.3 重视不同人际问题情境的价值 | 第56页 |
6.4 重视干预项目的价值 | 第56-57页 |
第7章 研究不足与创新 | 第57-59页 |
7.1 研究不足及展望 | 第57-58页 |
7.1.1 研究方法上的不足与展望 | 第57页 |
7.1.2 研究内容方面的不足与展望 | 第57-58页 |
7.2 研究的创新 | 第58-59页 |
参考文献 | 第59-63页 |
附录 | 第63-65页 |
致谢 | 第65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