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4-5页 |
abstract | 第5页 |
第一章 绪论 | 第8-12页 |
1.1 选题背景 | 第8页 |
1.2 研究综述 | 第8-11页 |
1.2.1 新媒体语言研究现状 | 第8-9页 |
1.2.2 新媒体语言规范研究现状 | 第9-11页 |
1.3 选题意义及研究方法 | 第11-12页 |
1.3.1 选题意义 | 第11页 |
1.3.2 研究范围及方法 | 第11-12页 |
第二章 新媒体及新媒体语言 | 第12-17页 |
2.1 新媒体 | 第12-13页 |
2.1.1 媒介的发展历程 | 第12页 |
2.1.2 新媒体的特点 | 第12-13页 |
2.1.3 新媒体传播途径对于语言的影响 | 第13页 |
2.2 新媒体语言 | 第13-17页 |
2.2.1 媒体语言及新媒体语言范畴 | 第13-14页 |
2.2.2 新媒体语言与网络语言、手机语言 | 第14-15页 |
2.2.3 新媒体语言与新词新语 | 第15-17页 |
第三章 新媒体与传统媒体在词汇方面的比较 | 第17-28页 |
3.1 新媒体多使用新词新语 | 第17-20页 |
3.2 新媒体多使用方言词、口语词 | 第20-22页 |
3.3 新媒体多使用缩略词 | 第22-24页 |
3.4 新媒体多使用代词和数词 | 第24-28页 |
3.4.1 代词 | 第24-26页 |
3.4.2 数词 | 第26-28页 |
第四章 新媒体与传统媒体在句子形式方面的比较 | 第28-35页 |
4.1 新媒体多使用改写、仿拟句式 | 第28-29页 |
4.2 新媒体句子较为简短 | 第29-30页 |
4.3 新媒体多使用感叹、疑问句式 | 第30-33页 |
4.3.1 感叹句 | 第30-32页 |
4.3.2 疑问句 | 第32-33页 |
4.4 新媒体的几种常用句式 | 第33-35页 |
4.4.1 为**点(个)赞 | 第33页 |
4.4.2“要”+V | 第33-34页 |
4.4.3 先结果后原因句式 | 第34页 |
4.4.4“竟是/竟然”+名词/代词/句子 | 第34-35页 |
第五章 新媒体与传统媒体在修辞方面的比较 | 第35-38页 |
5.1 新媒体多使用比喻修辞方法 | 第35-36页 |
5.2 新媒体多使用拟人修辞方法 | 第36-37页 |
5.3 新媒体多使用设问修辞方法 | 第37-38页 |
第六章 新媒体与传统媒体在语言风格和话语模式方面的比较 | 第38-42页 |
6.1 新媒体语言风格更为幽默 | 第38-40页 |
6.1.1 词语选择 | 第38-39页 |
6.1.2 表达技巧 | 第39-40页 |
6.2 新媒体在表达上多带有感情色彩 | 第40-41页 |
6.3 新媒体在表达形式上更为灵活 | 第41-42页 |
第七章 新媒体语言的规范 | 第42-49页 |
7.1 新媒体语言存在去规范化 | 第42-46页 |
7.1.1 不囿于语言规范 | 第42-43页 |
7.1.2 形成若干语言障碍 | 第43-44页 |
7.1.3“标题党”泛滥 | 第44-46页 |
7.2 新媒体语言规范的必要性 | 第46-47页 |
7.3 新媒体语言规范手段 | 第47-49页 |
7.3.1 新媒体语言规范应从词汇入手 | 第47页 |
7.3.2 新媒体规范应形成行政手段和社会手段的合力 | 第47-49页 |
结语 | 第49-50页 |
参考文献 | 第50-52页 |
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| 第52-53页 |
致谢 | 第53-54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