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5-7页 |
ABSTRACT | 第7-9页 |
主要缩略词中英文对照表 | 第10-16页 |
第一章 绪论 | 第16-33页 |
1.1 引言 | 第16页 |
1.2 肉品生产与保存技术研究进展 | 第16-21页 |
1.2.1 猪肉生产消费现状 | 第16-17页 |
1.2.2 肉品保存技术概述 | 第17-18页 |
1.2.3 宰后冷藏中肉品品质的变化 | 第18页 |
1.2.4 冷冻贮藏对肉品品质的影响 | 第18-21页 |
1.3 高光谱成像技术研究进展 | 第21-31页 |
1.3.1 高光谱成像检测技术原理 | 第21-22页 |
1.3.2 光谱特征提取方法研究进展 | 第22-24页 |
1.3.3 图像特征提取方法研究进展 | 第24页 |
1.3.4 主要建模方法的研究进展 | 第24-26页 |
1.3.5 光谱成像技术在肉类检测中的应用 | 第26-31页 |
1.4 本研究目的、意义及研究内容 | 第31-33页 |
1.4.1 研究目的与意义 | 第31页 |
1.4.2 研究内容 | 第31-33页 |
第二章 温度和时间变量对猪肉光谱的影响 | 第33-58页 |
2.1 引言 | 第33页 |
2.2 材料与仪器 | 第33-37页 |
2.2.1 实验材料 | 第33-34页 |
2.2.2 实验仪器 | 第34-37页 |
2.3 实验方法 | 第37-43页 |
2.3.1 冷冻肉品实验的步骤与方法 | 第37页 |
2.3.2 样品降温与光谱图像采集 | 第37页 |
2.3.3 光谱图像校准 | 第37-38页 |
2.3.4 光谱图像分割和光谱提取 | 第38页 |
2.3.5 光谱模式的建立 | 第38-39页 |
2.3.6 降温过程的可视化 | 第39页 |
2.3.7 肉品冷藏实验的步骤与方法 | 第39页 |
2.3.8 冷藏中猪肉理化指标的测定 | 第39-41页 |
2.3.9 光谱数据的小波变换分析 | 第41-42页 |
2.3.10 建立与应用光谱模型 | 第42-43页 |
2.4 结果与讨论 | 第43-56页 |
2.4.1 温度变化对猪肉光谱的影响 | 第43-45页 |
2.4.2 温度影响样品光谱原因的探究 | 第45-46页 |
2.4.3 基于PLSR建立光谱模型 | 第46-47页 |
2.4.4 冷冻降温过程的可视化 | 第47-48页 |
2.4.5 冷藏存放中猪肉的理化变化 | 第48-50页 |
2.4.6 基于理化指标的肉品分类 | 第50-51页 |
2.4.7 不同冷藏时期猪肉的光谱特点 | 第51-52页 |
2.4.8 冷藏肉光谱的小波变换分析 | 第52-54页 |
2.4.9 基于小波变换的SVM猪肉分类模型 | 第54-55页 |
2.4.10 猪肉成熟进度的可视化 | 第55-56页 |
2.5 本章小结 | 第56-58页 |
第三章 冷冻条件对冻品光谱的影响及测量冷冻参数的新方法 | 第58-69页 |
3.1 引言 | 第58页 |
3.2 实验材料与仪器 | 第58-59页 |
3.2.1 实验材料 | 第58-59页 |
3.2.2 实验仪器 | 第59页 |
3.3 实验方法 | 第59-61页 |
3.3.1 样品的冷冻 | 第59-60页 |
3.3.2 冷冻参数的计算 | 第60-61页 |
3.3.3 高光谱图像的获取与计算 | 第61页 |
3.4 结果与讨论 | 第61-68页 |
3.4.1 冷冻温度对冷冻猪肉光谱的影响 | 第61-62页 |
3.4.2 不同冷冻方式的冻肉光谱与图像特点 | 第62-64页 |
3.4.3 不同冷冻率的冷冻肉光谱特征 | 第64-66页 |
3.4.4 光谱模型的建立及验证 | 第66-67页 |
3.4.5 冷冻参数的可视化 | 第67-68页 |
3.5 本章小结 | 第68-69页 |
第四章 冷冻状态下猪肉品质指标的快速测量 | 第69-83页 |
4.1 引言 | 第69-70页 |
4.2 实验材料与仪器 | 第70-71页 |
4.2.1 实验材料 | 第70页 |
4.2.2 实验仪器 | 第70-71页 |
4.3 实验方法 | 第71-75页 |
4.3.1 猪肉样本的冷冻 | 第71-72页 |
4.3.2 图像采集和校准 | 第72-73页 |
4.3.3 样品解冻及品质指标测量 | 第73页 |
4.3.4 图像分割和光谱提取 | 第73-74页 |
4.3.5 光谱预处理 | 第74-75页 |
4.3.6 建立光谱模型和图像可视化 | 第75页 |
4.4 结果与讨论 | 第75-82页 |
4.4.1 冷冻肉品质量指标的测定与分析 | 第75-77页 |
4.4.2 冻猪肉光谱特征以及与冰霜的区别 | 第77-78页 |
4.4.3 不同质量指标的模型精度的比较 | 第78-79页 |
4.4.4 改进ROI选择方法对模型精度的影响 | 第79页 |
4.4.5 基于不同光谱波段建模效果 | 第79-80页 |
4.4.6 光谱预处理对建模的影响 | 第80-81页 |
4.4.7 质量指标的可视化 | 第81-82页 |
4.5 本章小结 | 第82-83页 |
第五章 冷冻贮藏下的猪肉品质变化与快速检测 | 第83-95页 |
5.1 引言 | 第83-84页 |
5.2 材料与设备 | 第84页 |
5.2.1 材料准备 | 第84页 |
5.2.2 实验仪器 | 第84页 |
5.3 实验方法 | 第84-86页 |
5.3.1 理化指标的测定 | 第84-85页 |
5.3.2 图像采集和标定、图像分割和光谱提取 | 第85页 |
5.3.3 特征波段的筛选 | 第85页 |
5.3.4 图像纹理特征的提取 | 第85-86页 |
5.3.5 光谱模型的建立 | 第86页 |
5.3.6 图像可视化和分类图 | 第86页 |
5.4 结果与讨论 | 第86-93页 |
5.4.1 冷冻贮存过程中猪肉的理化变化 | 第86-89页 |
5.4.2 冷冻贮存过程中猪肉光谱和图像的变化 | 第89-91页 |
5.4.3 基于全波段光谱的冻藏肉品质预测模型 | 第91-92页 |
5.4.4 冻藏肉光谱特征波长的选择 | 第92-93页 |
5.4.5 特征波长光谱融合图像特征建立的预测模型 | 第93页 |
5.5 本章小结 | 第93-95页 |
第六章 冷冻影响猪肉光谱的机理探究 | 第95-106页 |
6.1 引言 | 第95页 |
6.2 材料与设备 | 第95-96页 |
6.2.1 实验材料 | 第95页 |
6.2.2 试剂 | 第95-96页 |
6.2.3 仪器设备 | 第96页 |
6.3 实验方法 | 第96-97页 |
6.3.1 实验流程 | 第96-97页 |
6.3.2 猪肉脱水处理 | 第97页 |
6.3.3 冷冻处理 | 第97页 |
6.3.4 热处理及蛋白电泳分析 | 第97页 |
6.3.5 高光谱扫描与分析 | 第97页 |
6.4 结果与讨论 | 第97-104页 |
6.4.0 猪肉干物质的光谱特点以及温度对其影响 | 第97-99页 |
6.4.1 纯水的反射光谱特点 | 第99-100页 |
6.4.2 不同冷冻温度的冻猪肉的脱水后的光谱特性 | 第100-102页 |
6.4.3 蛋白变性对猪肉光谱的影响及其电泳分析 | 第102-103页 |
6.4.4 猪肉光谱特性的总结与分析 | 第103-104页 |
6.5 本章小结 | 第104-106页 |
结论与展望 | 第106-109页 |
结论 | 第106-107页 |
本论文的创新之处 | 第107-108页 |
展望 | 第108-109页 |
参考文献 | 第109-123页 |
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| 第123-125页 |
致谢 | 第125-126页 |
附表 | 第126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