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5-6页 |
ABSTRACT | 第6-7页 |
符号对照表 | 第10-11页 |
缩略语对照表 | 第11-15页 |
第一章 绪论 | 第15-23页 |
1.1 研究背景和意义 | 第15-17页 |
1.1.1 研究背景 | 第15-16页 |
1.1.2 研究意义 | 第16-17页 |
1.2 国内外研究综述 | 第17-20页 |
1.2.1 国外绩效考核研究概况 | 第17-18页 |
1.2.2 国内绩效考核研究概述 | 第18-20页 |
1.3 研究内容与方法 | 第20-21页 |
1.4 研究思路与框架 | 第21-23页 |
第二章 绩效考核相关理论 | 第23-33页 |
2.1 绩效、绩效考核和绩效管理 | 第23-27页 |
2.1.1 绩效的基本概念 | 第23页 |
2.1.2 绩效考核的基本概念 | 第23-24页 |
2.1.3 绩效管理的基本概念 | 第24-25页 |
2.1.4 绩效管理的基本流程 | 第25-26页 |
2.1.5 绩效考核在绩效管理体系中的地位与作用 | 第26-27页 |
2.2 绩效考核的常用方法 | 第27-33页 |
2.2.1 非系统性的考核方法 | 第27-29页 |
2.2.2 系统的绩效考核方法与理论 | 第29-33页 |
第三章 FX集团绩效考核现状与问题分析 | 第33-45页 |
3.1 项目概况 | 第33-37页 |
3.1.1 FX开发建设集团公司概况 | 第33-35页 |
3.1.2 集团公司项目管理部概况 | 第35-36页 |
3.1.3 项目管理人员情况 | 第36-37页 |
3.2 项目管理部门及员工绩效考核现状分析 | 第37-39页 |
3.2.1 FX集团绩效考核体系现状 | 第37页 |
3.2.2 项目管理人员当前绩效考核的内容和方式 | 第37-39页 |
3.3 项目管理人员考核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| 第39-45页 |
3.3.1 项目管理人员当前绩效考核效果的调查研究 | 第39-42页 |
3.3.2 项目管理人员现行考核体系存在的问题 | 第42-43页 |
3.3.3 项目管理人员当前绩效考核问题产生的原因 | 第43-45页 |
第四章 项目管理人员绩效考核体系改进研究 | 第45-63页 |
4.1 改进研究的目的、原则和基本思路 | 第45-47页 |
4.1.1 改进研究的目的 | 第45页 |
4.1.2 改进研究的原则 | 第45-46页 |
4.1.3 改进研究的基本思路 | 第46-47页 |
4.2 项目管理人员绩效考核指标分析 | 第47-54页 |
4.2.1 绩效考核的主体和对象 | 第47页 |
4.2.2 设置绩效指标时应注意的问题 | 第47-48页 |
4.2.3 项目管理部门的KPI指标 | 第48-50页 |
4.2.4 项目管理人员岗位分析 | 第50-53页 |
4.2.5 项目管理部门员工的KPI指标 | 第53-54页 |
4.3 项目管理人员考核指标权重设计 | 第54-57页 |
4.3.1 项目管理部门KPI指标权重设置 | 第54-55页 |
4.3.2 项目管理员工KPI指标权重分析 | 第55页 |
4.3.3 项目管理人员考核指标权重设计 | 第55-57页 |
4.4 项目管理人员考核体系设计及运用 | 第57-63页 |
4.4.1 员工工作能力和态度的360度考核表设计 | 第57-58页 |
4.4.2 现场管理工程师业绩考核表的设计 | 第58-59页 |
4.4.3 项目管理人员绩效考核等级评定 | 第59-60页 |
4.4.4 绩效考核反馈面谈 | 第60-61页 |
4.4.5 绩效改进实施过程辅导 | 第61-63页 |
第五章 项目管理人员绩效考核实施与保障措施 | 第63-69页 |
5.1 项目管理人员绩效考核体系的实施 | 第63-64页 |
5.1.1 绩效考核实施的准备 | 第63页 |
5.1.2 绩效考核氛围的营造 | 第63页 |
5.1.3 绩效考核人员的选拔与培训 | 第63-64页 |
5.1.4 绩效考核过程的控制 | 第64页 |
5.2 项目管理人员绩效考核结果的运用 | 第64-65页 |
5.2.1 考核后的交流反馈 | 第64页 |
5.2.2 薪酬分配和调整 | 第64-65页 |
5.2.3 职级晋升及个人发展 | 第65页 |
5.3 绩效考核实施中应注意的问题 | 第65-66页 |
5.3.1 领导高度重视亲自抓落实 | 第65-66页 |
5.3.2 必须建立申诉和反馈渠道 | 第66页 |
5.3.3 必须完善相关配套制度 | 第66页 |
5.4 改进后的考核体系的实施效果 | 第66-68页 |
5.5 项目管理人员绩效考核体系的持续改进 | 第68-69页 |
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| 第69-71页 |
6.1 主要结论 | 第69-70页 |
6.2 不足及展望 | 第70-71页 |
参考文献 | 第71-73页 |
致谢 | 第73-75页 |
作者简介 | 第75-76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