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文化、科学、教育、体育论文--中国教育事业论文--教育史论文

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欧美劳作教育思想对中国教育的影响研究

摘要第4-5页
ABSTRACT第5-6页
绪论第7-18页
    一、问题的提出和意义第7-9页
    二、核心概念界定第9页
    三、文献综述第9-16页
    四、研究思路与方法第16页
    五、研究的重难点及突破点第16-18页
一、欧美劳作教育思想概述第18-27页
    (一)欧美劳作教育思想的形成第19-22页
    (二)欧美劳作教育思想的主要内容第22-25页
    (三)欧美劳作教育思想的影响第25-27页
二、欧美劳作教育思想在中国的传播第27-36页
    (一)传播的动因第27-29页
    (二)传播的形式第29-33页
    (三)传播的主要内容第33-36页
三、欧美劳作教育思想对中国劳作教育理论的影响第36-47页
    (一)民国初期的影响动因第36-37页
    (二)教育界对欧美劳作教育思想传入后的反响第37-39页
    (三)促进中国劳作教育思想的形成第39-47页
四、欧美劳作教育思想对中国劳作教育实施的影响第47-54页
    (一)推助劳作教育发展的新趋势第47-49页
    (二)丰富劳作教育的实施形式第49-50页
    (三)融合改进劳作教育的实施第50-52页
    (四)龙溪师范附小的劳作教育第52-54页
五、欧美劳作教育对中国教育影响的启示第54-58页
    (一)国人的劳作教育观念得以解放第54页
    (二)西方教育思想的引进应结合本国的实际第54-55页
    (三)传播媒介的多样性促进了劳作教育的发展第55-56页
    (四)教育研究的重心应从理论学习转为实践探索第56-58页
结语第58-59页
参考文献第59-67页
附录第67-68页
后记第68-69页
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第69页

论文共69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柑橘溃疡病菌致病相关基因的筛选和功能鉴定
下一篇:稻黄单胞菌激发非寄主产生过敏性反应的效应蛋白的鉴定