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3-5页 |
ABSTRACT | 第5-6页 |
中英文缩写词说明 | 第8-15页 |
第一章 绪论 | 第15-31页 |
1.0 引言 | 第15页 |
1.1 甘油二酯的概述 | 第15-16页 |
1.2 甘油二酯的生理功能和活性机理 | 第16-20页 |
1.2.1 甘油二酯的生理功能 | 第16-19页 |
1.2.1.1 减肥和抑制体重增长 | 第16-17页 |
1.2.1.2 改善血脂水平 | 第17-18页 |
1.2.1.3 缓解Ⅱ型糖尿病及其并发症 | 第18页 |
1.2.1.4 其他生理功能 | 第18-19页 |
1.2.2 DAG的活性机理 | 第19-20页 |
1.2.2.1 降低餐后血脂水平的作用机理 | 第19页 |
1.2.2.2 减肥和抑制体重增长的作用机制 | 第19-20页 |
1.2.2.3 调节脂质代谢以及相关基因的表达 | 第20页 |
1.3 甘油二酯食用安全性与生产制备方法 | 第20-24页 |
1.3.1 甘油二酯食用安全性评估 | 第20-21页 |
1.3.2 甘油二酯的生产制备方法 | 第21-24页 |
1.3.2.1 甘油与油脂的甘油解法 | 第21-23页 |
1.3.2.2 直接酯化法 | 第23页 |
1.3.2.3 甘油酯部分水解法 | 第23-24页 |
1.3.2.4 DAG的分离纯化 | 第24页 |
1.4 DAG的性质与应用 | 第24-26页 |
1.4.1 自动氧化稳定性 | 第24-25页 |
1.4.2 热稳定性和水解稳定性 | 第25页 |
1.4.3 感官性质 | 第25-26页 |
1.4.4 DAG的应用 | 第26页 |
1.5 棕榈油基油脂及其在塑性脂肪的应用 | 第26-27页 |
1.6 甘油二酯的研究进展 | 第27-28页 |
1.7 立题依据与主要研究内容 | 第28-31页 |
1.7.1 立题依据 | 第28-29页 |
1.7.2 研究的主要内容 | 第29-31页 |
第二章 棕榈油基甘油二酯和菜籽油甘油二酯的制备研究 | 第31-41页 |
2.1 前言 | 第31页 |
2.2 主要材料及仪器 | 第31-32页 |
2.2.1 主要材料 | 第31-32页 |
2.2.2 主要仪器 | 第32页 |
2.3 实验方法 | 第32-33页 |
2.3.1 甘油二酯的制备 | 第32页 |
2.3.2 HPLC法分析甘油酯 | 第32-33页 |
2.3.3 分子蒸馏法纯化甘油二酯 | 第33页 |
2.3.4 统计分析 | 第33页 |
2.4 结果与讨论 | 第33-39页 |
2.4.1 不同酶制剂对DAG含量和TAG转化率的影响 | 第33-34页 |
2.4.2 不同溶剂体系对DAG含量和TAG转化率的影响 | 第34-35页 |
2.4.3 底物与甘油的摩尔浓度比对DAG含量和TAG转化率的影响 | 第35页 |
2.4.4 反应温度对DAG含量和TAG转化率的影响 | 第35-36页 |
2.4.5 反应时间对DAG含量和TAG转化率的影响 | 第36-37页 |
2.4.6 叔丁醇与底物的体积比对DAG含量和TAG转化率的影响 | 第37-38页 |
2.4.7 不同反应条件对 1,3-DAG和 1,2-DAG比值的影响 | 第38页 |
2.4.8 粗产物的分离纯化 | 第38-39页 |
2.5 本章小结 | 第39-41页 |
第三章 棕榈油基DAG油脂的基本性质研究 | 第41-62页 |
3.1 前言 | 第41页 |
3.2 主要材料及仪器 | 第41-42页 |
3.2.1 主要材料 | 第41-42页 |
3.2.2 主要仪器 | 第42页 |
3.3 实验方法 | 第42-44页 |
3.3.1 富含甘油二酯油脂样品的制备 | 第42页 |
3.3.2 二元混合样品的制备 | 第42页 |
3.3.3 脂肪酸组成分析 | 第42页 |
3.3.4 碘值的测定 | 第42页 |
3.3.5 滑动熔点(SMP)的测定 | 第42页 |
3.3.6 酸价的测定 | 第42页 |
3.3.7 甘油酯组分分析 | 第42-43页 |
3.3.8 固体脂肪含量(SFC)的测定 | 第43页 |
3.3.9 结晶与熔化性质 | 第43页 |
3.3.10 等温结晶动力学 | 第43页 |
3.3.11 震荡流变分析 | 第43-44页 |
3.3.12 硬度 | 第44页 |
3.3.13 同质多晶型 | 第44页 |
3.3.14 微观晶体形态 | 第44页 |
3.3.15 统计分析 | 第44页 |
3.4 结果与讨论 | 第44-61页 |
3.4.1 脂肪酸的组成、碘价、滑动熔点以及酸价 | 第44-47页 |
3.4.2 甘油酯组成分析 | 第47页 |
3.4.3 固体脂肪含量(SFC) | 第47-48页 |
3.4.4 等固图 | 第48-49页 |
3.4.5 熔化与结晶性质 | 第49-51页 |
3.4.6 晶型分析 | 第51-53页 |
3.4.6.1 棕榈油基DAG与其相应原油的晶型分析 | 第51-52页 |
3.4.6.2 二元体系的晶型分析 | 第52-53页 |
3.4.7 等温结晶动力学 | 第53-55页 |
3.4.8 等温结晶动力学参数分析 | 第55-57页 |
3.4.9 震荡流变分析 | 第57-59页 |
3.4.10 硬度 | 第59页 |
3.4.11 微观结构 | 第59-61页 |
3.5 本章小结 | 第61-62页 |
第四章 棕榈油基DAG油脂中甘油酯组分的性质研究 | 第62-80页 |
4.1 引言 | 第62页 |
4.2 主要材料及仪器 | 第62-63页 |
4.2.1 主要材料 | 第62-63页 |
4.2.2 主要仪器 | 第63页 |
4.3 实验方法 | 第63-66页 |
4.3.1 1,3-PP的合成及纯化 | 第63页 |
4.3.2 1,3-OO的合成及纯化 | 第63-64页 |
4.3.3 1,3-PO的合成及纯化 | 第64页 |
4.3.4 脂肪酸组成分析 | 第64页 |
4.3.5 二元混合样品的制备 | 第64页 |
4.3.6 滑动熔点(SMP)的测定 | 第64页 |
4.3.7 甘油酯组分分析 | 第64页 |
4.3.8 结晶与熔化性质 | 第64-65页 |
4.3.9 相边界的热力学分析 | 第65页 |
4.3.10 同质多晶型 | 第65-66页 |
4.3.11 微观晶体形态 | 第66页 |
4.3.12 统计分析 | 第66页 |
4.4 结果与讨论 | 第66-79页 |
4.4.1 SMP和晶型 | 第66-67页 |
4.4.2 结晶行为 | 第67-73页 |
4.4.2.1 二元体系相图的理论背景 | 第67页 |
4.4.2.2 1,3-PO和 1,3-OO的二元体系 | 第67-70页 |
4.4.2.3 1,3-PP和 1,3-OO的二元体系 | 第70-73页 |
4.4.3 熔化性质 | 第73-74页 |
4.4.4 二元相图 | 第74-76页 |
4.4.5 相边界的热力学分析 | 第76-77页 |
4.4.6 微观结构分析 | 第77-79页 |
4.5 本章小结 | 第79-80页 |
第五章 富含棕榈油基DAG油脂的结晶习性与相行为研究 | 第80-110页 |
5.1 引言 | 第80页 |
5.2 主要材料及仪器 | 第80-81页 |
5.2.1 主要材料 | 第80-81页 |
5.2.2 主要仪器 | 第81页 |
5.3 实验方法 | 第81-82页 |
5.3.1 二元/三元混合样品的制备 | 第81页 |
5.3.2 SFC测定 | 第81页 |
5.3.3 SMP测定 | 第81页 |
5.3.4 DSC分析 | 第81页 |
5.3.5 等温结晶动力学 | 第81页 |
5.3.6 同质多晶型 | 第81-82页 |
5.3.7 微观结构分析 | 第82页 |
5.3.8 统计分析 | 第82页 |
5.4 结果与讨论 | 第82-109页 |
5.4.1 PO-DAGE和POL-DAGE二元体系 | 第82-91页 |
5.4.1.1 SMP | 第82页 |
5.4.1.2 SFC | 第82-83页 |
5.4.1.3 等固曲线 | 第83-84页 |
5.4.1.4 熔化与结晶性质 | 第84-86页 |
5.4.1.5 相图 | 第86页 |
5.4.1.6 结晶动力学 | 第86-89页 |
5.4.1.7 同质多晶型 | 第89-90页 |
5.4.1.8 微观晶体结构 | 第90-91页 |
5.4.2 PO-DAGE和PS-DAGE二元体系 | 第91-99页 |
5.4.2.1 SMP和SFC | 第91-92页 |
5.4.2.2 等固曲线和相图 | 第92-93页 |
5.4.2.3 熔化与结晶性质 | 第93-95页 |
5.4.2.4 结晶动力学 | 第95-98页 |
5.4.2.5 微观晶体结构和同质多晶型 | 第98-99页 |
5.4.3 PO-/PS-/RSO-DAGE三元元体系 | 第99-102页 |
5.4.3.1 SFC、ΔSFC值与等固曲线图 | 第100-102页 |
5.4.3.2 熔化结晶性质 | 第102页 |
5.4.4 PO-/POL-/RSO-DAGE三元元体系 | 第102-105页 |
5.4.4.1 SFC、ΔSFC值与等固曲线图 | 第102-104页 |
5.4.4.2 熔化与结晶性质 | 第104-105页 |
5.4.5 PO-/PS-/POL-DAGE三元元体系 | 第105-107页 |
5.4.5.1 SFC、ΔSFC值与等固曲线图 | 第105-106页 |
5.4.5.2 熔化与结晶性质 | 第106-107页 |
5.4.6 富含DAG油脂焙烤起酥油的基料油选择 | 第107-109页 |
5.5 本章小结 | 第109-110页 |
第六章 富含棕榈油基DAG油脂模型起酥油的贮藏稳定性研究 | 第110-151页 |
6.1 引言 | 第110-111页 |
6.2 主要材料及仪器 | 第111页 |
6.2.1 主要材料 | 第111页 |
6.2.2 主要仪器与设备 | 第111页 |
6.3 实验方法 | 第111-113页 |
6.3.1 富含棕榈油基DAG油脂模型起酥油的制备 | 第111页 |
6.3.2 贮藏模式 | 第111页 |
6.3.3 过氧化值的测定 | 第111页 |
6.3.4 甘油酯组分分析 | 第111-112页 |
6.3.5 SFC的测定 | 第112页 |
6.3.6 硬度的分析 | 第112页 |
6.3.7 流变性质测定 | 第112页 |
6.3.8 熔化性质测定 | 第112页 |
6.3.9 同质多晶型 | 第112-113页 |
6.3.10 微观晶体形态 | 第113页 |
6.3.11 统计分析 | 第113页 |
6.4 结果与讨论 | 第113-150页 |
6.4.1 恒温和波动温度贮藏时样品的POV值 | 第113页 |
6.4.2 恒温和波动温度贮藏时甘油酯组成变化 | 第113-114页 |
6.4.3 恒温和波动温度贮藏时SFC值的变化 | 第114-120页 |
6.4.4 恒温和波动温度贮藏时硬度的变化 | 第120-122页 |
6.4.5 恒温和波动温度贮藏时流变特性的变化 | 第122-130页 |
6.4.6 恒温和波动温度贮藏时样品熔化性质的变化 | 第130-138页 |
6.4.7 恒温和波动温度贮藏时样品同质多晶型的衍变 | 第138-142页 |
6.4.8 恒温和波动温度贮藏时样品微观晶体结构的变化 | 第142-150页 |
6.5 本章小结 | 第150-151页 |
主要结论及展望 | 第151-153页 |
论文创新点 | 第153-154页 |
致谢 | 第154-155页 |
参考文献 | 第155-172页 |
附录:作者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| 第172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