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交通运输论文--铁路运输论文--车辆工程论文--一般性问题论文--车辆理论及试验论文

车辆大构件振动时效控制系统设计

摘要第4-5页
Abstract第5-6页
1 绪论第9-13页
    1.1 研究背景第9页
    1.2 振动时效的国内外研究第9-11页
    1.3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及结构第11-13页
2 振动时效处理机理分析第13-19页
    2.1 车体底架的残余应力第13-15页
        2.1.1 车体底架残余应力的形成第13-14页
        2.1.2 车体底架残余应力的影响第14-15页
    2.2 振动时效消除残余应力的机理分析第15-18页
        2.2.1 残余应力的消除本质第15页
        2.2.2 振动时效消除机理第15-18页
    2.3 本章小结第18-19页
3 振动时效工艺第19-36页
    3.1 振动时效控制系统工艺过程第19页
    3.2 振动时效工艺参数确定第19-28页
        3.2.1 激振力第19-20页
        3.2.2 激振频率第20-21页
        3.2.3 激振时间第21-22页
        3.2.4 其他工艺参数第22-28页
    3.3 振动时效判据分析第28-35页
        3.3.1 残余应力检测法第28-29页
        3.3.2 尺寸稳定性检测法第29页
        3.3.3 参数曲线观察法第29-35页
    3.4 本章小结第35-36页
4 振动时效控制系统第36-49页
    4.1 振动时效功能需求分析第36页
    4.2 振动时效控制系统总体结构第36-37页
    4.3 硬件选型及设计第37-41页
        4.3.1 激振电源的设计第37-38页
        4.3.2 加速度传感器的选型第38-40页
        4.3.3 激振器的选型第40-41页
    4.4 振动时效控制系统软件总体设计第41-45页
    4.5 振动时效控制系统软件简介第45-48页
    4.6 本章小结第48-49页
5 振动时效控制系统软件设计第49-58页
    5.1 振动时效控制系统主界面第49-50页
    5.2 振动时效处理过程第50-53页
        5.2.1 参数设置第51-52页
        5.2.2 振动时效工作过程第52页
        5.2.3 分析与补振第52-53页
    5.3 操作员信息管理及配置第53-55页
        5.3.1 操作员信息管理第53-54页
        5.3.2 操作员配置第54-55页
    5.4 U盘数据读取模块第55-57页
    5.5 本章小结第57-58页
6 系统的调试与运行第58-63页
    6.1 通信协议第58-59页
    6.2 上下位机联挂调试第59-60页
    6.3 振前扫频过程调试第60页
    6.4 振动时效过程调试第60-61页
    6.5 振后扫频第61-62页
    6.6 本章小结第62-63页
结论第63-65页
致谢第65-66页
参考文献第66-68页
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第68页

论文共68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新疆现代农业发展的影响因素与模式研究
下一篇:运输蛋白复合物6A亚基(TRAPPC6A)调控流感病毒复制机制研究