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3-4页 |
Abstract | 第4-5页 |
第一章 绪论 | 第8-13页 |
第一节 研究背景 | 第8-9页 |
一、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纵深推进,实践反思研究价值日益凸显 | 第8页 |
二、教学模式变革是课程教学改革中必不可少的环节 | 第8页 |
三、导学案是课堂教学优质高效的有效载体 | 第8-9页 |
第二节 研究意义 | 第9-10页 |
一、教学模式的系统研究推动了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 | 第9页 |
二、已有的大多数研究仅停留在表面层次,大话空话现象严重 | 第9-10页 |
三、现行的导学案在设计、使用、评价等方面仍存在这样或那样的问题亟待解决 | 第10页 |
第三节 理论基础 | 第10-13页 |
一、巴赫金的“对话”理论 | 第10-11页 |
二、建构主义理论 | 第11页 |
三、维果茨基的“最近发展区”理论 | 第11-12页 |
四、有效教学理论 | 第12-13页 |
第二章 文献综述 | 第13-19页 |
第一节 国外导学案教学的相关研究 | 第13-14页 |
一、基于学案的教 | 第14页 |
二、基于问题的学 | 第14页 |
第二节 国内导学案教学的相关研究 | 第14-19页 |
一、导学理论的研究 | 第15-16页 |
二、导学案的重要作用的研究 | 第16页 |
三、导学案的设计与实施的研究 | 第16-17页 |
四、问题导学法的研究 | 第17-19页 |
第三章 研究思路与方法 | 第19-21页 |
第一节 研究思路 | 第19页 |
第二节 研究方法 | 第19-21页 |
一、个案研究法 | 第19页 |
二、比较研究法 | 第19-20页 |
三、文献法 | 第20页 |
四、访谈法 | 第20页 |
五、观察法 | 第20-21页 |
第四章 研究结果与分析 | 第21-39页 |
第一节 H中学初中物理导学案教学研究的基本条件分析 | 第21-22页 |
第二节 H中学初中物理导学案设计和实施的基本环节 | 第22-27页 |
一、物理导学案设计的三原则 | 第22-23页 |
二、物理导学案设计的基本环节 | 第23-24页 |
三、新授课导学案操作的基本环节 | 第24-26页 |
四、复习课导学案操作的基本环节 | 第26-27页 |
第三节 H中学初中物理导学案的设计和实施成因分析 | 第27-33页 |
第四节H中学初中物理导学案的课堂实施细节及分析 | 第33-39页 |
一、物理导学案课堂实施评价及反思 | 第33-35页 |
二、实施导学案课堂教学后,物理课堂教学取得的成效分析 | 第35-36页 |
三、物理导学案课堂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分析 | 第36-39页 |
第五章 结论与反思 | 第39-43页 |
第一节 结论推广的判断 | 第39-41页 |
一、更新理念,构建教育者主导角色 | 第39-40页 |
二、凸显受教育者的主体地位 | 第40-41页 |
三、关注层次性,营造自由导学氛围 | 第41页 |
第二节 研究反思 | 第41-43页 |
一、综合使用多种教育研究方法,全面、深入地进行了个案深描 | 第42页 |
二、对个案研究的推广和应用做出了一定的判断 | 第42-43页 |
参考文献 | 第43-44页 |
致谢 | 第44-45页 |
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| 第45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