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4-6页 |
ABSTRACT | 第6-7页 |
第一章 绪论 | 第11-21页 |
1.1 研究背景 | 第11-13页 |
1.2 连续长大下坡路段避险车道研究现状 | 第13-17页 |
1.2.1 国外研究现状 | 第14-15页 |
1.2.2 国内研究现状 | 第15-17页 |
1.3 本课题研究的意义 | 第17-18页 |
1.4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| 第18-20页 |
1.4.1 主要研究内容 | 第18-19页 |
1.4.2 研究技术路线 | 第19-20页 |
1.5 本章小结 | 第20-21页 |
第二章 避险车道设置及事故机理研究 | 第21-40页 |
2.1 避险车道的避险原理及位置设置方法 | 第21-22页 |
2.2 避险车道组成及设计 | 第22-25页 |
2.2.1 避险车道平面设计 | 第22-23页 |
2.2.2 制动床纵断面设计 | 第23-24页 |
2.2.3 附属设施 | 第24-25页 |
2.3 避险车道常见事故类型 | 第25-27页 |
2.4 避险车道上的事故机理研究 | 第27-39页 |
2.4.1 运动学原理分析模型与制动机理 | 第27-29页 |
2.4.2 动量原理分析模型与制动机理 | 第29-37页 |
2.4.3 制动失效车辆纵向稳定 | 第37-39页 |
2.5 本章小结 | 第39-40页 |
第三章 避险车道数值模拟仿真模型的建立 | 第40-59页 |
3.1 PFC简介 | 第40-42页 |
3.2 轮胎与制动床集料制动模型的建立 | 第42-43页 |
3.3 模型的标定及验证 | 第43-46页 |
3.4 TruckSim软件介绍 | 第46-48页 |
3.5 制动失效重型货车整车动力学模型的建立 | 第48-55页 |
3.5.1 整车车体、载荷建模 | 第48-51页 |
3.5.2 动力传动系、制动系、转向系建模 | 第51-53页 |
3.5.3 悬架系统、轮胎系统建模 | 第53-54页 |
3.5.4 空气动力学系统建模 | 第54-55页 |
3.6 道路线形模型的建立 | 第55-58页 |
3.7 本章小结 | 第58-59页 |
第四章 避险车道布设对车辆系统动力学特性的影响分析 | 第59-80页 |
4.1 载荷作用对车辆平稳停车的影响 | 第59-63页 |
4.1.1 仿真试验设计 | 第59-60页 |
4.1.2 仿真实验及结果分析 | 第60-63页 |
4.2 不同集料下的车辆速度特性分析 | 第63-66页 |
4.2.1 仿真试验设计 | 第63-64页 |
4.2.2 仿真实验及结果分析 | 第64-66页 |
4.3 砾石粒径对车辆制动距离的影响 | 第66-69页 |
4.3.1 仿真试验设计 | 第67页 |
4.3.2 仿真实验及结果分析 | 第67-69页 |
4.4 避险车道道路线形对车辆操纵性影响分析 | 第69-79页 |
4.4.1 仿真试验设计 | 第76-77页 |
4.4.2 仿真实验及结果分析 | 第77-79页 |
4.5 本章小结 | 第79-80页 |
第五章 工程应用 | 第80-90页 |
5.1 基本情况介绍 | 第80-81页 |
5.2 广西百罗高速公路3 | 第81-85页 |
5.2.1 结构参数安全性评价 | 第81-84页 |
5.2.2 附属设施安全性评价 | 第84-85页 |
5.3 百罗高速公路3 | 第85-89页 |
5.3.1 结构参数整改措施 | 第85-88页 |
5.3.2 附属设施整改措施 | 第88-89页 |
5.4 本章小结 | 第89-90页 |
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| 第90-92页 |
6.1 总结 | 第90页 |
6.2 展望 | 第90-92页 |
参考文献 | 第92-97页 |
致谢 | 第97-98页 |
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| 第98页 |